第394页

苏城愕然。

刘秉给了他一个“早说了”的表情。他早就告诉了苏城,无论中石化赚钱还是亏钱,宣总都不会签署“丧权辱厂”的协议的。

宣总本质上是官员而非商人,他今天做着央企的总经理,明天说不定就去部委或地方做省级官员去了。因此,他首先考虑的永远是政治问题。

别看地方上卖国企卖的如火如荼,央企仍然是堂堂正正的高收入单位,与国外500强谈合并是为了引进技术和资金,有“利用外资”和“市场换技术”的帽子戴着,又漂亮又舒服,而且确实能学到不少的经验。

和国内的私人企业合资算是什么一回事?承认中石化比不上国内的私企?这样的舆论起来了,宣总也就不用活了。

要说起来,地方国企频频破产前的舆论导向是什么?就是地方国企比不上乡镇企业。全国的央企百十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宣总要是敢代表大家证明央企比不上私企,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因此,无论苏城说的天花乱坠,宣总都不会同意合资的。甚至中央压下来,他也要抵抗到无力,才会撑开双腿做享受状的。

苏城有刘秉指点,终于确信宣总的态度,最后一次尝试道:“那么,如果大华实业放弃炼油项目,只在乙烯项目上与中石化分成呢?”

这又是一次巨大的让步。是在苏城此前提到的1993和1995两个方案的基础上的让步。

但是,宣总仍然拒绝了,他想了一下,道:“海沧计划里还有一个发电站,以及一个远洋船队,我可以让给大华做。”

发电站属于现在的能源部,以后的电力集团的管辖权内。远洋船队属于另一个央企远洋航务的管辖权内,都有不逊于中石化的实力。台塑在大boss的亲切关怀下,能够突破国内的行业桎梏,中石化既没有打破局面的雄心壮志,也没有相应的资源人力,因此交给苏城,勉强算是一点补偿。

但苏城何尝有与三家央企开战的实力?他今天自建发电站,大华实业明天就得停电了吧。

苏城苦笑道:“我们想做石化,不是航运和电力。”

“石化企业比较好欺负吧。”宣总笑的很有形状。

五六十岁的部级官员通常只有两个脸谱,和蔼可亲或威严可畏。宣总现在的表情,属于珍藏型的暗藏杀机了。

至此,以合作为框架的方案全数破产。苏城也换成隐藏型脸谱,气势逼人的道:“既如此,大华实业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宣总,大华实业从建立那天起,就开始了无穷无尽的竞争。我在胜利油田的时候勘探埕岛,在国外竞标油田,在国内建起城市燃气系统,没有哪一项是顺顺利利过来的。今天竞争海沧计划,您要是想参与,我们欢迎。”

竞争出来的东西是很厉害的,尤其是当它面临竞争的时候。大华的历史决定了它的机构就适合竞争,如果不适应,它自然会消亡掉。能源企业面临始终的问题永远是竞争,在美国开矿要和国会、议会、工会和黑社会竞争,在中东开采石油要和王室、宗教、官僚和外国企业竞争,在非洲要面对军阀、政府、部落、环境、疾病以及外国雇佣兵的竞争,没有哪一种比中国国内的竞争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