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页

“除此之外,股权方面呢?”孙道孚的话里,暗示着将会同意大华的请求。

他的秘书惊讶坏了,这可是20亿元的低息贷款,怎么能同意呢?

“20%的股权是大华提出的底线。”秘书嘴上做出回答,脑筋飞速的转动。好一阵,他才想明白。贷款用的是中船的钱,虽然需要中船出面,要总经理等人利用多年积累的人脉,但那又如何。

多年积累的人脉,可换不来一套巨型总段造船法。多年积累的人脉,同样换不来中船1%的股份。

这种时候,若是能用20亿的低息贷款,把谈判妥妥的办下来,那是再好不过了。

秘书想的入神,直到耳边传来不知是谁,松了一口气的声音:“他们选定了哪几家船厂了吗?”

秘书猛然惊醒,忙说:“麦工没提到。”

“问他。”

孙道孚这样一说,秘书连忙拿起电话,拨打麦文贵的b机,对着话筒说:“是否选定了接受技术的船厂。”

1993年的手机,可没有短信的功能,只有汉显的b机,能通过寻呼台,看到这段话,若是数字的b机,就只能按照约定好的类似密码的本子,自己来翻译常用语了。

此时不是适合拨打电话的时间,秘书给传呼台留言后,就放下了话筒。

一会儿,麦文贵将电话打了回来:“大华准备单独和各家船厂谈判。”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变的尴尬了。

单独谈判,岂不是意味着谁给出的条件好,谁就更容易入选?

对中船内部来说,这就意味着竞争了。

荣尚国面沉如水,他本来准备狮子大开口,要一个好条件,才出让20%股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