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页

苏城随口道:“联络感情,还要什么事,没事也能找个理由嘛。”

祁蒙脑筋一转,已是有了想法,道:“这么说也是,对了,苏董是北大毕业的吧,大家可以一起聚会呀。北大和人大,很不错的题材……”

“我就算了……”苏城一脑门子的汗。他可不敢回去和同学们回忆往昔,往昔发生了什么事,他都不一定记得呢。

“太遗憾了,其实很方便的……”祁蒙炫耀之心淡了,功名之心慢慢的起来了。和如日中天的大华实业联络感情,总不是件坏事。

这个电话,打了足有一刻钟。挂掉的时候,苏城的耳朵都红了,再转过头去,却见舒兰坐在沙发上,一只手托着腮,大眼睛眯成一条缝,像是嗜睡的猫儿一样,竟是打起了盹。

苏城好笑的把身边的夹克拿过来,盖在她身上,然后给自己泡了一包速溶咖啡。

90年代初,速溶咖啡用来装点门面也是绰绰有余了。后世常见的全自动咖啡机,现在可不流行。机械的咖啡机不光笨重复杂,在国内购买咖啡豆也是很考验人的事。

喝完咖啡,汪晖的电话也来了。

他的语速很快,但条理清晰,逻辑分明,是苏城比较喜欢的对话者。这样的人不容易感情用事,但更容易把事情做成。

估计是祁蒙居中介绍的缘故,汪晖在没有见到钱的情况下,就承诺苏城,立刻开始基金会的注册工作。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注册基金会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慈善基金会也不例外。

只能说是“信任”的功劳了。

人与人的信任,经历了70年代的动荡和80年代的恢复,90年代是信任生长的最后一片土壤,并且即将丧失殆尽。

苏城郑重的感谢了祁蒙,再回转过来,舒兰也醒了。

“基金会基本成功。”苏城做了个ok的手势。

“真的?”睡眼蒙眬的舒兰,瞬间睁大了眼睛,像是站在鱼市里的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