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页

按照苏城的要求来合作,826所表面上是活了,实际上是死了。

但是,不接受又会如何?

吕所长回想着所里的状况,越想越糟心。

现在的826所别说是搞研究了,工资都快要发不起了。国家财政的拨款,是按照编制内来拨的,而研究所为了照顾职工,往往会长期聘用家属,这笔钱,往年都是从研究经费里挪出来的,当研究经费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变成了所有经费都用来养人的局面。

这样的研究所,表面上是死的,实际上也是死的。

10年后,20年后,没有退休的研究员,怕是也会忘记如何做研究吧。

……

第五百一十五章 挖空

汤处长离开的第三天,859所的负责人管安国坐着火车来了上海。

他本是可以坐飞机的,大华实业也承诺报销。但是,一方面是出于节俭心态,一方面是担心大华的包销也像是国企那样迟钝缓慢,管安国坚持坐了火车,而且是火车硬卧。

苏城听说此事,接待的却是热情了不少。

像是研究院这样的花钱单位,给多少钱都不够造的,君不见美帝国主义的研究人员天天嚷着经费不够,收入不丰,外乡人要是因此当真了,那就变成笑料了。

狗大户的生活和贫下中农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大华实业终究是一家新兴的企业,在国家缩减开支,私企积累不足的时间里,大华实验室才有了一枝独秀的架势,但要是不节省一点,用农民的收入过地主的生活,终究是要过不下去的。

碳纤维研究所一次性花掉了近亿美元,是仅次于lng船和中哈石油管道的大手笔,这也是出于苏城对碳纤维的看好。其他研究所却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科工委的859研究所自然更不可能。但是,苏城依然很想让859所发挥点作用,每年300万元的研究经费不算多,也不能说少,多多少少要花些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