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气势恢弘的大明宫里,光苑门内的鼓楼传出隆重威严的鼓声之后,在东、西朝堂内等候上朝的文臣武将,分左右列班,整齐有序的走上了栖凤阁和翔鉴阁之间的龙尾道。

威武雄壮执戈立戟的羽林卫卫士,分列在龙尾道两旁,晨时的朝阳照在他们身上的细鳞铁甲上,熠熠生辉。

龙尾道的尽头,就是大明宫的主殿——含元殿。司礼太监长声宣道:“皇帝早朝,文武百官依列上朝!”

秦霄站在文官班列的末游位置,跟着队伍进了含远殿。武则天驾到,众文武山呼万岁,早朝开始。

秦霄远远看到,李嗣业腰挎长刀,披腥红战袍,身着千牛卫备身战甲,威风凛凛地立在含元殿左侧,眼睛时不时的往百官中瞟过来,看似也在寻找秦霄的人影。

至于范式德,算了,以他的品衔,还没资格上朝。

武三思、张柬之、姚崇、唐休曝等人,分列文臣武将之首,依次奏上的一些事关国家政令军事的奏折,请武则天批示。稍后不久,就由御史大夫相王李旦,上报上半年朝廷御史,巡查地方的回报情况。

武则天听完李旦的奏折,威严朗朗的说道:“我大周天下,承平日久,民安国盛。有言道,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前不久,江南就闹出了屑小之辈,用一些江湖诈术,假扮皇家子嗣招摇撞骗,甚至暗图谋逆之举。幸得江南道巡查使,御史中丞秦霄明查秋毫,智勇并用力敌顽寇,将逆匪全盘击溃一网打尽,使江南的一场浩劫消弭于无形。此举,真是大功于民,大功于社稷。凡查处此次江南逆匪案的有功之臣,都应升赏。”

武则天顿了一顿,对身边的太监说道:“宣旨。”

圣旨里的赏赐秦霄已经一清二楚了,此时无非是正大光明的公布一下,免不得要跪恩谢旨。今天的早朝,除了每日例行的处理一些公务,也没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秦霄等人的获赏,似乎成了一出重头戏。

最后,武则天还亲赐了一套华丽的明光甲和嵌金长剑给秦霄。

东宫左卫率,平日里也没有什么极繁重的训练和军务,主要就是负责太子上朝、会客、外出时的司仪和安全。秦霄身为卫率大将军,自然少不了一套漂亮的行头。这种明光铠,是护胸镜锃亮的板式铠甲,也就是大唐时期最高级、华丽的铠甲,名列“唐十三铠”之首。唐十三铠中,有八种铁甲,分别是明光甲、光要甲、锁子甲、山文甲、鸟锤甲、细鳞甲,一般都是将领或是高级戌卫队的装备。像负责早朝司仪戒严的羽林卫军士、千骑卫士和千牛卫卫士,都装备的铁甲。

早朝散后,百官回到东西朝堂暂歇,然后准备散朝,各自料理公务去。张柬之和姚崇两个丞相。居然也没有回含元殿后的中书省宰相阁,而是破例到了东朝堂,文官聚集的地方找到秦霄,对他笑呵呵的说道:“秦大人,哦,今后似乎要称呼你秦将军才更贴切一些了?明日起,你就用不着再到东朝堂来报道,直接和太子一起上朝就可以哦!秦将军在江南立下如此奇功,当真是可喜可贺呀!”

姚崇也笑道:“是啊!狄公离弃我等而去,已有两三年了,让人甚觉寂寥。没想到,他的学生。也如同他一般的出类拔萃。秦将军,我们仿佛在你身上,看到了狄公的影子哦!”

秦霄微笑回礼:“两位阁老太过谬赞,秦霄哪里及得上恩师万一。”

众僚见两个丞相都对秦霄推崇有佳,加上早朝之上,武则天也似乎表现出对他的格外青睐。都心知肚明,知道秦霄迟早要成为当朝的大红人,纷纷过来凑个热闹,道声恭喜。攀攀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