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给皇帝陛下办差。”
李重俊有些自嘲的笑道:“怎么,想不到吧?”
秦霄会意的微微一笑:“明人面前不说暗说——你照直说吧,是不是跟我有关?”
“有那么一点点关系,也不全然是因为你。你听我细说。”
李重俊直言不讳的说道:“一年前,皇帝陛下亲临沧州,接见了我。然后么,将我接到了洛阳闲居,总算是不被流放了,过上了平稳的日子。”
“嗯,这挺好。”
秦霄心里由衷的高兴,同时也有些佩服李隆基的胸襟和气魄了。前任废太子,他能够不避嫌的将他接回去,足以见得李隆基还真是一个不拘小节而且重情重义之人。要不然,放着是任何一个,稍有点心狠的皇帝,像李重俊这样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隐患的废太子,最好是扔得远远的,要是杀了也是正常现象。
李重俊微微的笑了一笑:“在外面流放了二三年,我是什么事情都放开了。当初听到父皇驾崩的消息后。我真地是痛不欲生,几乎欲寻短见。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就多了,我也就逐渐的看开了。而且还开始潜心修禅礼佛,修身养性。兄弟你看看。现在是不是有几分出家人的味道啊?”
秦霄不由得笑了起来:“得了吧你,要当和尚也是个花和尚。你还是专心当你的王爷吧!”
李重俊也呵呵地笑了起来:“几个月前,皇帝陛下驾临洛阳,特意到了我府上和我聚了一聚,我们秉烛对饮,通宵达旦。最后陛下说,他始终有一块心病。就是窝居在潭州的秦兄弟……兄弟,不是我说你啊,你怎么也像个孩子一般的使性子辞了官儿呢?……”
李重俊见秦霄摆起了手,将后面的话咽了下去。
秦霄摇头苦笑:“这其中的奥妙和道理,说来就真的话长了,于是不说也罢。你就说吧,你来这里干嘛的?”
“立碑!”
李重俊言简意赅。
“丹书铁劵碑!”
李重俊仰脖饮下一杯酒,朗朗说道:“说句实话。当今陛下,真的是一个胸怀博大以诚取信的人。兄弟,你还记得数年前,我父皇赐予你的‘丹书铁劵’么”秦霄已是心中疑惑连连:“记得,怎么了?”
李重俊微微一笑。郑重的将酒杯放到桌上,认真说道:“陛下就是让我来找你,拿出这面丹书铁券碑,然后仿造它的式样,立一块高一丈、厚一尺的丹书铁券碑。竖立在桔子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