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听取完大家的汇报之后,又把大家留下来吃了一顿饭,张雷这才有了闲工夫,他对冯庸说道:“很久没有关心过张氏商会的账目了,拿来给我看看吧。”

冯庸现在已经是张氏商会的超级大管家,举手投足之间都已经有了大户人家的气派,他将一本厚厚的账目交到张雷的手上,说道:“这些就是张氏商会所有的收入支出明细了。”

面对那一本有一个拳头那么厚的大书,张雷在心中顿时把自己骂了个狗血淋头,这特么也太多了,看这东西简直就是找虐啊。

既然已经提出来了,张雷没有办法,也只能是硬着头皮一点点地翻阅,不过看到后来的时候却也是来了兴趣,便看得更加仔细了,突然,他指着一处地方说道:“为什么这里的支出会突然多了这么多?”

冯庸凑过来一看,那里的数字是比平时要多出了很多倍,也难怪张雷会注意到,他说道:“现如今灾荒年年,许多地方都是颗粒无收,这些支出都是拿去做善事去了,施粥买米什么的,您不是说这种事情不用禀报您的吗?所以我就自作主张了,你是不知道,张氏商会的这几年的最大的支出就是救灾了。”

他这么一说张雷就明白了,他知道冯庸是不会说谎的,一来因为张雷已经是驸马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不敢欺瞒;二是救灾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隐瞒得了的,若是有心思的话一查就会知道。

“原来是这样,那就好,看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针你执行得很是彻底嘛,这个值得嘉奖,不过这灾荒有这么严重吗?最近几年老是出这样的问题,这不对啊,赈灾不是办法,得想个法子让老百姓们自力更生才是。”张雷对于崇祯年间的天灾估计严重不足。

冯庸说道:“您是不知道,现在大半个明朝都是颗粒无收啊,您看都多久没下过雨了?大家都是各自逃难,我都听说了好多人吃人的事情发生了,唉,真是老天爷不开眼啊。”

张雷转念一想觉得也是,如果不是实在逼得没有活路了谁会去造反啊?崇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勤政最爱民的皇帝,若是生在治世,恐怕会有一番大作为,无奈老天爷开玩笑,冰川时代可不是那么好度过的。

“那既然粮食都颗粒无收了,那咱们的粮食是从哪来的?”张雷突然想起来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巢县,所有的粮食都是从巢县运送出去的,因为推广了高产作物,所以有剩余的粮食,而且这样的天气还不足以对这些粮食造成很大的影响。”冯庸说。

张雷马上就明白了过来,说道:“那按照你这么说的话,我如果将那些高产作物推广到全国,岂不是会大大增加粮食产量?”

冯庸在心中稍微计算了一下,然后说道:“如果是全国都能够种植玉米土豆这样的高产作物的话,应该是能够应付饥荒的。”

这个结果让张雷十分高兴,他开始对饥荒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本打算从巢县开始一点点铺开种植,这样会稳妥而且保险,最主要的是如果有了试点证明效果很好的话就不会有人站出来唱反调了。

但是今天查账得出来的结论是,不可能再这样慢吞吞地推广下去了,必须全国大范围种植才能够满足粮食供应,而这个决定只有作为皇帝的崇祯能够下达。

想到这里,张雷决定上京城去找崇祯,他问冯庸道:“既然这些钱大部分都拿去赈灾了,应该会有赈灾的账本和有关高产作物收成的记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