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弄玉

庭院幽竹,清雅出尘,即使日日相对,大概也不会有厌烦的时候。水能涤尘,这清幽宁静,也许正可以洗涤人心。

二人虽是第一次合奏,却是心有灵犀,默契十足。

诗乐是儒家理论的一种阐释和实践,其根本理路是引礼归仁,以仁为本。

在儒家的礼乐观念中,乐器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器,其形上圆而下方以类“天地之道”,“成于乐”即具备了通晓天地之道的智慧,是君子人格完善的象征。

这不由得让他回忆起他父亲教他时候的情景。

“念哥哥,我虽可以奏出这曲子,但与你的曲调差上不小。”玉婵儿放下琴,看向伏念,求索道。

玉婵儿的声音拉回了遐想中的伏念。

“玉儿,不管是学习礼乐,还是诗书,都是为了修身,只拘泥于外在的东西,反倒束缚了自己。”伏念顿了顿神,一字一句的道。

那时他父亲就是如此告诉他。

“玉儿不懂什么,只是觉得练琴让我喜欢,我喜欢琴。”她有些委屈的道。

“我不是说你不好,我只是想你明白,技艺要练,但更在于修心。”伏念见她有些难过的样子,连忙安慰道。

他下意识的伸出手,想去安抚她,但手还没碰到她的秀发,就停了下来。

这样实在不好,有些唐突了,他暗暗收回了手。

玉婵儿见他先前模样,不禁莞尔,心中那点委屈早已烟消云散了。

伏念有些窘,正了正神,道:“你初学此曲,还不熟悉曲,也未掌握这首曲中需用到的技巧。我们慢慢来,不急,我这就教你。”

“你且仔细聆听。”

伏念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拨弄,琴声清越,窜出一道道音。

“你说这是何律?”伏念开口道。

“是五弦七徽对二弦五徽。”玉婵儿思忖片刻道。

她对音色素来敏感,他教她的五度相声律,每一个音都深刻在心中。

“等比为几何?”

“三比二。”玉婵儿答道。

“二弦空弦又是几何?”伏念追问道。

“五弦空弦为二百二十,二弦为五弦倍半,约为一百四十六。”玉婵儿心算了一番,答道。

“不错。”伏念赞许道,“我教你的律术,你学的不错。”

“现在,我便教你这曲子中你未掌握的关窍,你跟着我学时,须注意其中的变调。”

伏念说罢,手指轻动,琴音再次响起。

“这里用到的指法名为全扶,食、中、名三指各入一弦,同时弹奏出一个声音,为“风送轻云”势,该处曲调为七弦九徽。”

“此间用到的指法为背锁,右手在同一弦上,剔、抹、挑依次弹出,共三个声音。称“鹍鹞翱翔”势。需从六弦十徽降调为六弦八徽。”

伏念的手指轻轻抚动,一个个音符自琴弦上蹦出,如雨点般落在琴面上。

玉婵儿学得认真,伏念教的也耐心。

………

“你学得甚好,你与我再合奏一番,不过这次你用琴,我用箫。”伏念道。

正因为古琴声音清微,所以极少与其他乐器合奏,与古琴合奏的乐器只有箫和瑟。即使是琴箫合奏,用的也不是常见的洞箫,而是专用于和古琴合奏的琴箫,要比洞箫细很多,声音轻得多。

玉婵儿臻首微垂,眼眸微抬,一脸认真地点了点头。

伏念拾起琴箫,放到唇边,一双手指轻盈按在琴箫上。

玉婵儿亦是摆好琴架,玉指搭在琴弦之上。

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