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风起南阳 第102章 二月祠太社1

“跪!”随着朱里典一声大喊,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跪在地上。

“拜!“朱里典又是一声大喊,众人瞬间跪伏叩首。拜完之后,又拜了一拜。

“今日祠太社之日,我朱昮身为复望里的里典,带领复望里全体乡亲,叩拜厚土娘娘,祈求我复望里今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起!“三叩九拜之后,朱里典抬头道,众人纷纷起身肃然而立。

这种的祭祀,虽然规模不大,但仪式感很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讲究。也只有朱里典这种经常主导祭祀的人,才能顺利完成所有流程。

这时李田典说话了,“各位乡亲,今日祠太社之日,我等要忆苦思甜,不忘苍天眷顾之情。一会分酒的时候,大家要根据自己的酒量估算一下,勿要多喝,别到时候喝醉了,弄起事来,丢了颜面。”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本沉重的心情,也因为这一笑而一扫而空。

“开始分酒”随着朱里典一声吩咐,众人轰然叫好,各家户主喜气洋洋地拿陶碗走过来。

其实李田典的话完全就是多余,一家最多分一碗酒。每家多则十几人,少做五六人,一碗酒能有多少,也就一人一口,怎么可能会喝醉。

这时的酒就跟后世的饮料差不多,不仅大人喜欢喝,小孩子也喜欢。毕竟带点甜味的东西,一般的百姓子弟,平常极少喝到。

就这样,各家都领到一碗酒,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抿一口。

当然吴咏家也是一样,等他端来酒,先给祖母和母亲喝一口,然后一众姊妹跟何大妹都各抿一口,最后剩下的,都被他笑纳了。好在剩的不多,这次倒没喝醉。

一开始的时候,气氛还算不错,大家都是客客气气的。但有人喝着喝着,便开始引吭高歌起来:

春社无雨莫种田,秋社无雨莫种园。

处暑荞麦白露菜,头伏芝麻二伏瓜。

清明种尽茄瓜苋,谷雨播尽早禾秧。

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开花才下种。

……

完全没有什么节奏感,吴咏皱眉听了一会,感觉这与其说是歌,还不如说是关于时令的谚语。

他不喜欢,不代表其他人不喜欢。只见随着这人的歌唱,其他人也跟着高声附和起来,不仅男人们如此,甚至妇人孩童也跟着唱起来。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仿佛放下了身上的包袱,开始尽情地释放着自己。

吴咏不明白这种感情,但当他跟家人们一样,尝试融入其中时,便发现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向往精神,也是一种前人总结的智慧。

这时吴咏好像有点明白祠太社的意义了,这不仅是百姓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百姓对生活的理解。做人要顺应天意,要懂得敬畏自然,不能狂妄自大。

大人倒是不知疲倦,唱的了一遍又一遍。少年人呢,心思活泛,跟着唱了一会,便感觉枯燥乏味,开始追逐嬉闹起来,大人们此时也懒得去管他们。

今日很多孩童也跟吴咏一样,穿了新的服饰。但他们又没有吴咏那样的成人灵魂,懂得隐藏,于是便开始得意地去显摆了。

这就导致许多孩童聚在一起,不停争论谁的衣服好看,谁家阿母针线缝得好。

就这样吵吵闹闹,等祭祀仪式告终,已是晌午,早起的众人全都疲惫不堪,吴咏都感觉自己快要站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