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多人宁愿去招惹那些看上去凶神恶煞的武将,却不愿意与这些耍嘴皮子言官有什么纠缠,这些人实在太难缠了,惹不起啊。
事实上,皇帝对言官们是又爱又恨的。因为,皇帝常常利用他们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却又常常头痛这些家伙利用自己达到他们的目的。
拿刀子的不怕,耍嘴皮子的不要惹,历史上,常常出现这种怪事,在朝堂上,人们不怕那些看上去恶狠狠的武将,却对这些看上去斯斯文文的靠嘴皮子讨生活的言官。
大颂朝有不杀文官的祖训,所以言官们每次出战都是胜利的。
但是,这一次,好像有点不一样。
首先,是临安府相关的部门给御使们递了通告,然后是御使们几乎人人都向皇上递了折子,这是他们固有的开战方式,先是地方或其他小衙门,将他们的目标用各种方式捅到御使那儿,又或地方御使偶然发现问题,然后向上级通告,最后御使台的御使头儿轮着给皇帝递折子。
这种开战的方式已用了很久了,每次都胜利。但这一次,皇上一直没有动静,既没批复也没朝议。
于是,他们沉不住气了,准备在朝会上直接上奏。
但自从史利远把控朝政后,他们习惯在朝会直接向皇帝“质询”前,都会先去找史利远“洽商”,其实就是请示,没这个“大哥大”的支持,不好向皇帝“发难”。
令御使们吃惊的是,史利远竟然一反常态,用并不委婉的方式告诉他们,不要惹那个姓马的小子,否则,会死得很惨的。
这是什么回事?死得很惨?难道那小子敢打人?
他应该不敢打人吧…但是…但是如果在街上,悄悄的从背后砸板砖怎么办?知道也拿他没办法啊,他一定会做到不留下任何证据。没有证据,拿他怎么办?
太可怕了,虽然说清流们都不畏强权,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但是,如果这样那个…真是太不值……。
于是,有些言官打退堂鼓了,不再递折子,更不提在朝会上向皇帝“发难”,甚至,有人已不再说这件事。
无论是谁,总有几个朋友的,秦桧都有好朋友不是?所以,杨显河也是有真朋友的,皇帝的态度,史利远的说话,言官们的动态,很快便有人告诉了他。
史利远竟然站在那混蛋一边?嗯,对了,他的儿子就在特区坐班…理解了。但是,为什么姐夫会是这样的态度呢?真是无法理解啊,难道…他对姐姐…杨显河虽然不是很聪明,但他并不是一个不用脑子的人,只是平时脑子都用在别的地方而已。
这次,脑子用准了地方,居然想到龙广宁也许对他姐姐有看法了,这个事,得马上告诉姐姐,顺便,进宫直接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