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王三禾忽然又成了好朋友,让顾佐不禁感慨,真是爱憎分明啊。

趁热打铁,顾佐提出要求:“顾某忽然想起来,南吴州按三百人算,其实不妥,借王东家吉言,说不定再过两个月,就是四百人、五百人。俗语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干脆这样好不好,我在南吴州送你一个店铺,外带一千亩良田,你把三禾粮铺开到南吴州来怎么样?”

王三禾摇头:“就算五百人也开不起铺子。”

顾佐道:“包销呢?”

王三禾问:“什么意思?”

顾佐解释:“你运五百贯,不,一千贯的粮食去南吴州,年终咱们对账,如果没有卖出一千贯,差多少,我买多少,保证你们三禾粮铺一年至少销售一千贯。当然,我的要求有两条,一是该纳税要纳税,二是一个月内把粮铺开起来,而且一千贯粮食全部到店进仓。”

王三禾顿时沉思了起来。

第十六章 大采购

吃饭穿衣,永远是发展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采用包销方式争取到三禾粮铺的加盟之后,顾佐来到香炉门,开始争取她们。

香炉门以女弟子为主,她们的立派之基,和金甲门有些类似,不同的是,金甲门是做甲胄的,她们则是缝制衣裳的。

用的是银蚕丝,缝制的是法袍。

和法甲相比,法袍的防护力显然要差上不少,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没事穿戴甲胄上街的,因此法袍的销售也很不错。

香炉门出产的法袍,在观赏性和防护性上也比不过长安杨氏霓裳羽衣门,因此她们干脆舍弃了全部斗法功能,专注于某项特性。

比如不沾水的分水衣,又比如能避瘴的桃花裳,还比如能短暂防火的避火袍,诸如此类,在南六诏中,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遗憾的是,身为元河系宗门,在顾佐竞购南吴州最需要资金的时刻,香炉门对顾佐也最为冷淡。原因也很简单,顾佐的合作对象,曾经是百花门,在丽水派到引导下,香炉门很有意见。

其后的一系列招股、采购等业务中,顾佐很是晾了元河系宗门一把,没带他们发财,时隔三个月后,他决定回过头来再试试,看看这些邻居们到底愿不愿意跟上南吴州大发展的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