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页

王维嗤笑:“原本杨相有这个打算,但户部空虚,实在拿不出钱来了,从外州调兵,花费倍之,没有一、两百万贯绝对办不到,就算是有这笔钱,陛下既然开口,那也就没这笔钱了。”

顾佐满意道:“那行吧,就这么定了。”

王维举杯:“好,来,我敬顾老弟一杯!”

当天晚上,王维就被人领着,悄悄去了位于永昌诏的少室山,而顾佐则在长史院中等来了偷偷摸摸进门的元载。

“恭贺元评事荣升度支郎中!”顾佐笑吟吟道。

元载很兴奋,同时也很紧张,户部度支郎中是很重要的职司,虽说眼下只是杨相为了出使南吴州而行的权宜之计,但他有信心,在韦见素的关照下,回到长安之后能够坐稳。

这个突如其来的官职,令他向着顾佐所说的“宰相之气”迈进了重要一步,因此,兴奋之余,对顾佐也更加敬怕了几分。

“此来南吴州,李宅使言道,若是顾先生有何难处,尽管道来,我们在长安一定想办法解决。”

顾佐笑了:“李宅使太客气,何须如此。”

元载忙道:“要的,要的!先生言必中的,不单是李宅使,连太子都很钦佩,说及长史,必称先生。”

顾佐道:“这次来,你不会是又想求算吧?”

元载恭敬道:“上回先生说,安禄山必反,如今迹象已愈发明显了,杨相已调封常清坐镇河东,遣高仙芝紧守潼关,李宅使想问,能否守住?”

顾佐道:“那就送你们最后一算吧。”说着掐了半天指头,道:“潼关,有边不可守。”

元载问:“这是何意?”

顾佐摇头:“此为天机,我也说不清,需得你们自己琢磨。”

得了这一算,元载不敢再问,顾佐却提了个要求:“有件事情,想请李宅使帮忙,当然,能帮则帮,帮不了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