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页

顿了顿,又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呵呵,和倭国前朝太子勾搭上了,私自代表大清决断,还瞒着朕,很好,很好!”

这密报折子的内容有点多,范文程看了好一会才看完。

皇太极显然有点心急,看到范文程的视线刚离开折子,就立刻问道:“范卿对于此事该如何看?对于多尔衮擅自以大清的名义派兵进入倭国,参与倭国的叛乱,有何想法?不要有任何顾忌,殿内皆是朕之心腹,不用担心耳目外传!”

范文程其实在看折子的时候,就已经在考虑这事了,他结合自己之前想到的点子,有了腹稿,便马上回答道:“奴才恭喜陛下,我大清该是能渡过眼前难关了!”

“哦,此话怎讲?”皇太极一听,不由得稍微有点意外,心中想着,难道范文程只是看了一眼折子,就和自己想了半天的事情,想到一起去了?

范文程双手把折子呈交给内侍,而后垂手而立,恭敬地回答道:“陛下,从密报中可看出,倭国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其德川幕府极力打压各地诸侯,似乎还有闭关锁国之举动,国力已远非当年丰臣秀吉时代可比。多尔衮贝勒只是派去五百精锐,就能为丰臣国松打下好大一块地盘,这信中所说如果无误的话,奴才敢担保,后面追加派出的兵力,必能让丰臣国松实力大增,甚至有可能其势力的发展将极为迅速,而后必定会进入德川幕府的视线,重视之下必定尽力平叛,绝对不敢让丰臣国松重新坐大……”

他的这个分析,有点出乎皇太极的意料,而且,这也不是皇太极最想听到的内容,因此,他打断了范文程,略微有点不耐烦地问道:“这和我大清渡过眼前难关有何关系?”

范文程听了心中暗喜,皇太极越是不耐烦,那就越说明他着急,于是,他就又回答道:“陛下,眼下我大清的鞍山驿堡被明军攻占,辽阳暴于虎口,这让我大清极其被动,不得不说,明国已经处于战略主动,而我大清的粮食又极其缺乏。此二事,有一件已是很难,更何况有两件乎?”

说到这里,范文程抬头,露出胸有成竹状,目视皇太极道:“不过此局可破,关键之点便在于朝鲜倭国这边。”

这时候,皇太极忽然有点很烦范文程这种假装智珠在握的谋士作风,说话说一半藏一半是什么意思?他当即把手一挥,催促地道:“范卿快快讲来!”

“陛下,我大清其实非战力之问题,而是粮食缺乏所致。”范文程倒也不敢再装,就立刻回答道,“如此,刚好和倭国那边互补,倭国之事,大有可为!”

第969章 死中求活之策

见皇太极还是皱着眉头,似乎不甚满意的样子,范文程便立刻继续详细说明道:“陛下,奴才以为,可将我辽东老弱转移到朝鲜就食。如此一来,辽东的粮食压力必将大减。而朝鲜那边,多尔衮贝勒有倭国的粮食来源,该不会饿着我大清国人!”

一听这话,皇太极的眼睛一亮。他原本想着,是派兵过去朝鲜,向多尔衮索取粮食,或者迫使多尔衮向倭国要求更多的粮食。但范文程的这个方法,显然比他所想要更进一步。

如果按照范文程的方法,不但辽东的战力不会减弱,朝鲜那边,也不用和多尔衮去冲突,甚至到翻脸的地步,如今这种时候,大清要是内讧,这是皇太极所不愿看到的。老弱派去了朝鲜,多尔衮身为满洲族人,怎么都不可能饿死他们吧?否则他没了族人的支持,就是无根之木,无水浮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