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页

他往这个方向一想,就越想越觉得有可能。他又想到刚才皇上的威风。天子之怒,不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刚才两百来个官员被打廷杖,也是够厉害的!而朝堂之上,诸公都没有一个反对。由此可见,当今皇上的威望,已经是非常之高了!

衍圣公在想着,吏部尚书徐光启也在心中想着事情。他有点拿捏不准,要是刚才自己也出列奏对的话,会不会陪着这两百来个官员一起挨廷杖?他看着正微笑和衍圣公说话的崇祯皇帝,最终也没想明白,会,或者不会,两者在五五之间吧!

等崇祯皇帝说完之后,朝会上所有官员的目光,甚至包括那些大汉将军,全都注目着衍圣公,都很想听他接下来的奏对。

衍圣公似乎忘记了之前说到那里了,他好像想了一会,才躬身大声奏道:“臣观科学技术学识,真乃名传千古之作也!臣以为,如果陛下这科学技术学识,要是出现在汉之武帝之时,定能和儒道并驾齐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臣以为,这科学技术学识,当在大明大力推广之。臣以为,如今当务之急,当革新科举,纳科学技术学识,与四书五经并重,是为大明读书人之福也!今后我大明有科学技术学识和儒道相辅相成,是为我大明万世基业之左膀右臂,缺一不可也!”

说到这里,他深深一躬身,声音又提高了一分奏道:“此乃臣之肺腑之言,臣不吐不快,亦是臣此次进京觐见之目的。革新科举,已是迫在眉睫,为大明读书人计,为大明江山计,陛下如若不纳臣之谏言,臣长跪不起!”

说完之后,衍圣公竟然真得就跪下了。不过挺直了上身,直直地看着崇祯皇帝,一脸决然的样子。

他的这一番话,他的这些动作,几乎完全出乎了早朝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当他说完跪下之后,这次早朝的人数虽然有那么多,可却非常地安静,静得真是只有风声了。

第1212章 一派宗师

说实话,衍圣公的这番回答,有点出乎崇祯皇帝的意料。

原本他只是指示王承恩,让他去见衍圣公的时候,要求衍圣公明确表态支持科学技术的推广。可是,衍圣公竟然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开场白,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到了和千百年来的儒学一样的地位,甚至还说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强烈要求改革现有科举,加入科学技术知识。

在某个时候,崇祯皇帝甚至还有所怀疑,这个衍圣公该不会也是从后世穿越而来,因此明白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才说出了这么合情合理的陈述。

不过,等他回过神来,他又立刻洞悉了这其实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原因很简单,这个老家伙肯定不愿意衍圣公换人,在这个的前提下,一路而来,应该见识了科学技术的影响力。

虽然一路之上,有那么多秀才之类的读书人都跟随他上京,但从某个角度来说,如果科学技术知识泛不起什么浪,能有那么多读书人吃饱了撑的跟着上京?

而且在朝堂之上,吏部尚书这个七部最为重要的职位上,是科学技术推广最坚定的徐光启。天下官员要想官路坦途顺畅,就肯定要按照吏部天官的想法来。还有大明在礼制方面最为权威的礼部尚书,是徐光启的学生,也是很有名的坚决拥护科学技术的孙元化。还有太子的师傅,也是如此。

太子是皇帝的接任者,是下一轮大明皇帝,太子的师傅选为拥护科学技术知识的这些官员,这也意味着,下一个大明皇帝,有很大的可能性,一样是科学技术知识的拥护者。

而在这次的早朝之上,四品以上官员,对于皇上突然借口廷杖之事,没有一个人出来劝谏。固然是皇上的借口找得好,可何尝不是证明,这朝堂之上的高官,并没有一个是孔家的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