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页

天子,其实在这个时代,也不算一个正式的称谓,很多人认为天子一词是在周朝使用,不过周朝前期使用的是“天王”的称呼,天子这个称呼最早有可观看的实物记录甲骨,是在商,算是一个不是特别正式的尊称,商代的小辛天子(商章王)就曾经在祭祀甲骨上写过自己天子如何如何……

当然,这个时期的“天子”,其实是“大宗”的称呼,那么什么叫做大宗呢,也就是商朝的嫡庶制度,正妻所生的是嫡长子,这就是大宗,大宗的一脉长子相承,这一脉就是天子,而小宗的,就是诸侯。

这时候的诸侯,没有“王”的称呼,最高是“公”。

而商朝正儿八经的老大称呼是“王”,先祖死了上天位列鬼班则尊为“帝”,这个时候就和三皇五帝时期不同了。

名称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变迁,三皇时期,有作为的英雄首领称呼为“皇”,意思是“光明灿烂”。

五帝时期,甚至早在太昊之后,有作为的首领就被称呼为“帝”,帝在这个时期的意思是“超出本部落范围影响力的首领”,即“王天下之号”。

尧自称过“予”,这个称呼的意思,和后来皇帝们的“朕”是差不多的,算是一个时代领袖独特的自我称谓。

夏代的时候,领导人承接了“予”的自称,然后把最高首领的“帝”改成了“后”。

所以夏王都是“夏后启”、“夏后开”,乃至于篡国的“后羿”之类……

商朝的自我称呼是王,周朝灭商,西周前期自我称谓是“天王”,意思是受命于天而称王。

直至东周前期,《春秋·昭公二十六年》:“天王入于成周。”这时候周王室还能称一声天王……

所以说“皇”、“帝”、“天帝”、“共主”、“后”、“天王”、“王”、“天子”,这些其实都是外形相似而意思相同的词语,至少在战国之前都是一样的。

直至秦始皇自称“皇帝”,于是后来三皇五帝作为祭祀的古老先祖,天子作为皇帝的别称,后成为了女妃之首,天帝成为故事中至高神的名词,天王也在后世朝代中开始登上九天。

共主则作为了一种不正式的称呼,在中国完成大一统之后,彻底消失。

至于王,在战国时期,王就已经降格了。

……

妘载听了重华的解释,并没有觉得欢喜,反而冷汗直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