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遵命!”林庆业知道领议政大人应该是做出决定,要冒险向大明说明情况,因此有点兴奋,立刻低声回应一声。
而后几天,在明面上,朝鲜君臣都在伺候着英俄尔岱和尚可喜,甚至都陪他们去看造船厂,还下旨给地方,要求配合大清智顺王,不得怠慢。另外,也在等着金尚宪到来。
在暗地里,林庆业偷偷地送了那个叫独步的僧人到领议政府内,崔鸣吉一番交谈之后,很是满意,心中便有了决断。
再之后,金尚宪就被带到了汉城,面对英俄尔岱的审问,他直截了当地就承认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见他这个样子,英俄尔岱反而并没有生气。实在是在朝鲜君臣中,这样的人实在是个异类。于是,他就押解着金尚宪返回盛京。至于尚可喜,就留在朝鲜这边监工战船的打造,同时,训练他的手下。
这英俄尔岱前脚刚走,林庆业就返回驻地,同时,还暗地里带走了僧人独步。
临别之际,崔鸣吉再次表达了他的重视,一定要独步把他的书信带给大明保定总督。并且赋诗一首,名曰《赠独步》,以为送别:秋入园林万叶鸣,鬓华如雪镜中明。向来无限关心事,都付山人一锡轻。
受朝鲜“宰相”的重托,独步也不敢怠慢,在林庆业的掩护之下,可以说是日夜兼程,先一步赶往辽东那边。而英俄尔岱却不知道这些,只是缓慢而行,因为他不止是押解金尚宪,还带着朝鲜又一次上贡的粮食。
第344章 大明密探
当崇祯皇帝回复的圣旨到达辽东时,卢象升这边,已经重新占领了广鹿岛、大小长生岛。这些岛屿,都是大明东江军以后的屯兵之所。
如今整个海面上,就只有大明的旗帜,因此能保证海岛的安全。卢象升巡视一番之后,心中很是满意。这个时候的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感觉到,水师真得很重要。
和圣旨一起过来的,还有卢象升手下的骑军。毕竟之前战事的时候,基本上没有骑军的用武之地,因此,战马这些,就留在了明军站稳辽东之后,才被运输过来的。
一起过来的圣旨中,崇祯皇帝给卢象升讲了下祖大寿所部的败亡,另外,崇祯皇帝还从图尔格身上的窃听种子处获悉,满清准备制造靠海的无人区,就意图用骑兵来对付东江军,这一点,要卢象升自己斟酌应对。
如今的东江军,可不是毛文龙时代了。崇祯皇帝为了东江军能有骑兵可用,甚至特意布局为东江军这边夺来了两千匹战马。有了战马作为机动,建虏所制造的无人区,注定将是徒劳。
对于这些事情,卢象升都不意外,甚至包括祖大寿所部战没,在他看来,将军难免阵上亡,就算战死,那也是马革裹尸而已。(这个时候,大明这边还不知道祖大寿是先投降后被杀的)
这份旨意中,唯独让卢象升有点意外的是,崇祯皇帝在旨意中明确提出,如果他这边能抓获比较高身份建虏的话,就一定要活着押解进京。至于用来干什么,崇祯皇帝没说。而且就算说了,也没人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