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太宗即位

大宋的天空 墨尚花开 2496 字 2022-10-26

人主之子,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赵光义总想干点什么,以此来树立威望,收获人心,巩固帝位。

正在想着这事,三司副使贾琰请求见驾,赵光义立即招手,告知王承恩,“有请!”

◆取吾刀鞘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冬的开封,寒风凛冽,街上积雪很厚,走在街上,行人纷纷紧缩着脖子,或是用围巾袍子将头手露出的部分裹得严严实实的。

这天,街头酒肆,有一乞丐,跪在雪地里一天也没讨到东西,甚是气愤,乃至于绝望。倚靠在一家高门大户家的门口,禁不住怨天尤人,破口大骂,引得路人纷纷围观。从古至今,这世上唯一不缺的就是吃瓜群众。

主人出来,向他赔礼道歉,同时吩咐人给他拿来吃的,两个冰冷的剩馍馍。乞丐不甘心,仍旧叫骂连天,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两个馍馍没有二两重,只能保障今天饿不死,吃不饱穿不暖,明天日子更难过。

富贵皆由命,前世各修因。人在没落和走投无路的时候,难免会抱怨老天不公,有道是:“有食有穿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今生无病为何因,前世施药救病人;今生饿死为何因,前世糟人。”有舍有得,你从不舍得布施,今生何来的财富。

正在闹得沸沸扬扬,僵持不下之际,人群中突然窜出一黑衣人,此人身形瘦小,身手相当的矫捷,但见他拔出刀来,二话没说,照着乞丐就是一刀,还在骂骂咧咧的乞丐,痛苦地弯下身去,倒在地上,血染当场,气绝身亡。

黑衣人扔掉刀,撒腿就跑,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家纷纷指责房主,不给乞丐吃的也就罢了,不应该再安排杀手把人杀了,房主百口莫辩。

衙役们赶到的时候,只见地上一把带血的钢刀,想抓凶手,到哪里去找,只能将房主带走问话。第二天兵马司(相当于首都公安局及城管局)将此事奏知太宗赵光义。

赵光义大怒,“朗朗乾坤,竟敢在天子脚下,白昼杀人,还有王法吗!”诏兵马司,限令三天之内抓到凶手,尽快结案,稳定京城治安。

新皇登基第二天,京城就出现了杀人案,老百姓人心惶惶兵马司根据见证人的描述,画影图形,挖地三尺,到处搜查,两天过去了,没有任何线索。

抓不到人,只能对房主用刑,又是打板子,又是灌辣椒水。屁股都被打成了八瓣,房主受刑不过,只得招认,说是自己气愤不过,派人杀了乞丐兵马司定案,是房主。

买凶杀了乞丐。

听兵马司的奏报,赵光义道:“卿能如此用心,三天内如期结案,很好,是否还要再复查一下,不要冤枉了好人,更不要跑掉坏人。”

又过了几日兵马司回奏:“经过严密查访,确认是房主买凶杀的人无疑。”

赵光义点头,“那就把供词和那把案犯的刀拿来,给朕一观。”

赵光义吩咐王继恩道:“将朕的刀鞘拿来!”很快,王继恩将刀鞘呈上,赵光义取刀在手,将刀入鞘,严丝合缝,显然是原刀原鞘,如假包换。

赵光义拍着桌子大怒道:“尔等如此办案,如此敷衍了事,能不妄杀好人吗!如果我大宋官员都像尔等做事,我大宋将成何体统!”

宰相薛居正一看势头不对,立即跪倒:“皇上圣明,臣等知罪。”文武百官也一起跪倒,“臣等知罪”。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登基三把刀。这是赵光义登基以来的第一刀。此事被记载在蔡绦的《铁围山丛谈》里。

拿一个乞丐开刀,这真正的案犯是谁,你品,你细品,文武百官也都犯糊涂了。这乞丐也算是为国捐躯了,起码也是大宋第一烈士。

整顿完社会治安和吏治这些国事,接着就是要整顿官员的家事,大宋二世天子赵光义属于那种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主子。

◆辣手摧花

大臣王宾,许州(今河南许昌)许田人,善骑射,十几岁时就跟随宣祖赵弘殷(赵光义的父亲),出生入死,南征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