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页

“就是说,我们当时要是答应了,现在就有可能收回几千万美元?”

“也不一定,按我这个协议签的话,有可能一毛钱都拿不到,不过,是有可能收回几千万。”对赌协议也不是非签不可,如果是北大拥有去铁酮的专利的,最可能的签约方式是里程碑式的直接授权,由此收回个两三千万,或者四五千万都是有机会的。

刘院长选择性的忽视了“一毛钱都拿不到”的部分,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杨锐,道:“cr我们错过了,去铁酮也错过了,杨锐,你不能尽把好东西往华锐塞啊。”

杨锐耸耸肩,道:“这两样我都问过你们了,你们不要我才送华锐的。”

“你该多劝劝我们的。”

“我嘴上说的再好,经费是实实在在的,劝住你们的是经费,对不对?”杨锐道:“cr当初就要百多万美元,去铁酮更高,现在说是花了几百万美元,那是运气好,运气不好的话,两三千万美元,说花也就花了,北大拿不出这么多经费,我吹的天花乱坠,项目还是得黄掉。”

当初做cr,杨锐是假情假意的询问,北大如果真的要,他是宁可退学也不会给的。不过,去铁酮的情况不同,北大如果真的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杨锐是愿意把去铁酮拿出来的。因为风险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杨锐在做之前,也不确定多久能做出来,更不确定做出来的成果和成本如何。也许做到最后,真的要花一两年时间,上千万美元,也是有可能的。

北大若是能全额投资,自然会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制药业专家,杨锐不仅能省下时间做别的,因为去铁酮而来的声望和荣誉一样都不少。

当然,现在东西做出来了,刘院长再说什么都没用了。

刘院长自己也知道这个,摇摇头,道:“不行,你再有新的项目,你得给我们好好说道才行。”

“那肯定。”杨锐实实在在的说了一句,旋即又问:“经费要的多的项目,你们也受得了?”

“具体看多少。”说到经费,刘院长还是有些发虚的,转头又道:“先说说去铁酮。”

“刚才不是说了吗?”

“你刚才光说了谈判的事,前因后果,具体研究都没说。”

“啊……那得说多久?”

“不急,咱们回去慢慢说。”刘院长说着拍前面司机的椅背,道:“去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