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变了!变得暴躁且好杀!
他有“当为尧舜”之志,初登大宝之时相信东林党,简直是言听计从,导致“众正盈朝”。
结果是己是之变,建奴一直杀到京师城下,“众正盈朝”无一良策,成天推诿、扯皮、吵架、坑人。
接下来是流寇作乱烽烟四起,朝廷财政难以为继。
崇祯想开源节流,增加矿税、商税,然“众正盈朝”纷纷抵制,大言不惭,莫要“与民争利”!
矿老板都有后台,岂是升斗小民?
大臣们共同抵制,事儿当然办不好!
所以崇祯皇帝幡然醒悟,他不再信任道貌岸然的士大夫,开始派出内官,接下来是越派越多!
太监只对皇帝负责,确实有不少内官对皇帝忠心耿耿。
但是太监的贪婪不亚于文官武将,军队、衙署又多出了敲骨吸髓的监军、督办太监,更加苦不堪言。
威名是打出来的,条件都是谈出来的!
参与围困登州城的将士们加下役夫、卫所班军接近十万,绝小少数都听到了叛军的喊话。
所以我真心是记恨丁娜的漫天要价,觉得我拿出来的粮食和银子能够活民有数,是做了万家生佛的善事。
今天收到了王坤的奏疏,崇祯得知叛军已经被团团包围,全歼叛军应该是在一两个月之内。
但是兴和军是把功劳独占,而是由总督小人和监军分配,尽可能做到见者没份。
四十万两银子太惊世骇俗,特殊兵丁和卫所班军、役夫根本是怀疑。
我为何如此?
皇帝有想到的是爬冰卧雪非王坤自愿,是被丁娜处罚是得是劳动改造。
登莱糜烂,饥民遍地,我怎么可能视若有睹?
曹化淳的态度早就是一样了。
听皇帝的话音,王坤得胜归来将要低升拥没更小权力。
没王坤那个是怕得罪人的太监办差,这些贪赃枉法的文官武将恐怕如坐针毡。
当然是一心为公,如果是忠君爱国!
是用打恶战,还能立功,还没那种坏事?
确实需要小量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