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小和尚背剑上越秀

公子世无双 张采臣 2224 字 2022-11-10

老和尚手里的念珠转得快了几分,怅然叹息道:“那可由不得他了。”

停住脚步,转身低头看了眼不算高的空空高僧脚下,无奈道:“你可就这最后一双布鞋了,要是再磨破,上了越秀剑阁让人瞧见总归不太好看。也罢,走了几千里路也不差剩下的这三十里。”说罢伸手抓住小师弟胳膊御空而起,直奔南面那座满是剑修的越秀山。

门下多数弟子都去了剑山阵法外围等着阻击想要越境的凶兽,越秀剑阁近日越发冷清的厉害,倒是山间鸟虫鸣叫声显得大了些,峰顶大殿外,一袭粗麻布衣的任平生面朝南方负手观天,忽然神识有所察觉,微一皱眉之后表情就恢复平静,自言自语道:“先是鹰潭山掌教,再是白马禅寺住持,还是热闹一点好,江湖太无趣的话,人间就更不值得留恋了。”

御空的确要比徒步行走快得多,空相没领着师弟先去看看赏心悦目的越秀八景,而是径直飞上主峰峰顶,落在任平生不远处,背着剑的小和尚仔细打量那位蜚声大周的十二品剑修,很是失望地摇摇头,他以为靖南公就算不是养着一头威武黑虎的苏慕仙那般湛然若神的气度,也该是司天监嫡传弟子那样白衣如雪的翩翩出尘模样,没想到如今境界不次于当世任何一人的任平生,穿的衣裳比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任平生疑惑地看了眼刚刚修出来真气不久,修为勉强算是一境一品的小和尚,修士门派中就以佛道两家规矩最多,尤其是以大乘佛法为正统的白马禅寺和永掌天下道教事的鹰潭山,眼前空相神僧带来的小和尚看年纪应该是个寺里打杂的小沙弥,可圆圆的脑袋上居然顶着六枚戒疤,这显然超出了世人对佛家弟子的认知。

“不知空相神僧今日来,任某有失远迎。”说来也巧,自数百三境修士采剑离开云州之后,行踪逐渐隐秘到越秀剑阁不少长老都不知道去处的任平生,是刚刚才回到峰顶大殿,两个和尚早来半日或是晚来半日都会扑个空,兴许这就是和尚们常挂在嘴边的缘法。

空相神僧摆摆手,领着小和尚走到任平生所站的位置,伸手指向南面茫茫无际、只剩一大片深深浅浅青黛色的群山,温声道:“小师弟,那里就是南疆十万大山,原本陈无双施主去过的地方我都想领着你走一趟,可你瞧瞧,现在其中气息杂乱、凶兽如潮,还是免了这一遭吧。来,这位就是你仰慕已久的十二品剑修靖南公爷,你与他平辈,称呼一声任施主便是。”

空空点头嗯了一声,出门前寺里几位性情跳脱的师侄都特意嘱咐过,行走江湖不比在鹿山上,凡事讲究个有里有面,当着外人当然要给足住持师兄面子,上前两步双手合十,朝见面不如闻名的靖南公爷见礼,“小僧白马禅寺空空,见过任施主。”

任平生讶然看向面带笑意的空相神僧,白马禅寺四大神僧上一辈的高僧是还有几个在世的,不过都是些闭关苦修几乎从不露面的真正僧人,夸赞一句六根皆净不染凡尘都不为过,这年轻尚幼且修为不值一提的小和尚竟是空字辈,不知是哪位坐枯禅的得道高僧座下弟子。

空空小和尚嘴角弯出一抹得意笑容,他很享受别人震惊于自己辈分如此之高的感觉,以往最喜欢做完功课以后,拎着一根脆生生的黄瓜或者是胡萝卜在白马禅寺和鹿山上到处溜达,就为了听那些修为远高于他却不得不驻足躬身行礼的弟子们叫一声小师叔,偶尔还能碰见叫他师叔祖的那就更好了,明明笑得眼睛都睁不开,还得故作深沉极为矫情的淡然嗯一声。

眼巴巴等着这位煊赫剑修缓过神来回礼的小和尚,肚子突然不合时宜的咕噜作响,顿时脸上绷着的神情变成浓浓尴尬,恨恨回头瞪了空相神僧一眼,人都说穷家富路,师兄出门偏不带盘缠,这回丢人都丢到越秀剑阁来了,此事要是靖南公嘴巴不严给传扬出去,等日后修为有成了,还有何脸面在江湖上扶危救困?

老和尚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稍带歉意笑道:“任施主莫怪,老僧囊中羞涩,小师弟从昨天中午就饿着肚子,还请施主施些斋饭。”

任平生这才拱手朝小和尚回了个礼,既然是跟自己平辈的僧人,就不能太过慢待,亲自回身去大殿里端来一盘还带着晶莹水珠的时鲜果子递过去,“任某平日饮食清淡,殿中只有些聊以充饥的瓜果,好在有几样是生于云澜江以南的品种,空空高僧不嫌弃的话,就当尝个新鲜。”

小和尚欣喜接过来道了声谢,任平生那句空空高僧足够让他饿三天肚子都心甘情愿,挑了个拳头大小的黄色桃子,退到一棵松树底下的荫凉里席地而坐,美滋滋咬了一口,清甜中略有酸意的汁水顺着牙齿缝隙涌上舌尖,双眼立即一亮,这可比寺里自己种出来的黄瓜好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