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家儿女……该有的样子。
慕诗瑶腹中骤然生出几分难言的复杂情愫,这么多年来,除了眼前这个与她年龄相若的姑娘,还当真没有第二个与她说这般话的。
乾平素来颇重礼节,庶出子女的身份地位与嫡出本就不同,加之眼下掌管中公的乃是她二房的当家嫡母萧二夫人……
即便她颇得府内家丁婆子们的尊重,父亲亦常赞她功底扎实、天资聪颖,她在这国公府中,却仍旧只是“四姑娘”。
京中贵女们的茶会诗会自是与她无缘的,除了栖云馆内的这一方小小天地,她连府门都甚少踏出去过。
什么大漠的风沙,北境的霜雪,江南的云烟和皇城的连天灯火……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别样风景都与她无关。
她能瞅见的只有栖云馆的这一小片天,便连烟花都是自外面映入这院中的。
她对府外的一切认知仿佛都只能来自于他人的口述,丫鬟婆子们嘴里的京城繁华、她母亲记忆中江南杨柳,还有她父亲告诉她的,塞北的风雪和朝堂的琐事……
年纪更小一些的时候,她最爱做的便是伏在慕文华的膝上,听他给她讲,那些她从未接触过、此生亦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能去见识一番的广袤世界。
他会讲大伯在边关又打胜了哪一场仗,他手中的长枪是如何穿透了敌人胸膛。
他会讲那黄沙如何淹没了地上散落的兵戈,风霜又怎样磋磨了将士们的鬓角,讲青山埋骨,讲马革裹尸。
他说,那寒光凛冽的刀刃上流淌着的血色不是寻常鲜血,是他们乾平的安康盛世,是他们慕国公府百年的忠魂与荣光。
夜里的烛火不如白天的日光来得亮,可她总能在那幽微烛火下,从父亲的面上看到数不尽的慷慨激昂与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