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林大监怒喝“好好好,俺也没脸请太后老娘娘的手书,俺就等在这。等灭你九族的时候,俺还会看着。”讲完就站在原地不动了。
这下阻拦的带刀官们开始怕了。作为文华殿值守,他们当然清楚皇爷与太后老娘娘颇为亲近,而太子尤甚。眼瞅着皇爷不成了,日后可是太子坐天下的。一旦清宁宫太后看你娘娘那里,谁有个三长两短,他们的九族虽然不至于被诛灭,可本人却也别想好。
“林大监,这样行不行。”之前阻拦的带刀官厚着脸皮凑过来“这眼瞅着没多久天就亮了,俺们派人去请御医。一来一回,估摸着请来的时候也该敲钟了,那时候御医们就可以直接进去了。俺们真的……”
“不用了。”林大监冷笑,气定神闲道“太后老娘娘的令是让俺亲自请。”
带刀官语塞。
这时其他几个带刀官中有人道“李千户,你个糊涂鬼,林大监又没绑着你的腿。”说着凑到林大监跟前,拿出一个葫芦“林大监,这冷的天,暖暖身子。”
李千户虽然感觉没面子,却忍住了。偷眼瞅瞅林大监,看对方没吭声,赶紧转身就跑。
晨钟敲响之后,宫门准时开启。
不同于前几日,今日来上值的人甚至比平日间都多。没法子,昨个儿宫里宫外都传遍了,弘治爷身子不行了。这种关键时候,谁还有闲情逸致过年?以至于面对宫门带刀官验符,哪怕有了龃龉,也不过互相怒视。当然也有例外,眼瞅着天色吐白,一群下值大汉将军就和宫门验符的带刀官们呛呛起来。
“莫动怒,莫动怒!”闻讯而来的守门把总与这群大汉将军的号头认识,赶忙将对方拽到一旁“老张,到底咋了?弟兄们前几日还一起吃过酒的。”
“这咋成了俺的不是?”张荣没好气道“俺的人里有人图省事,直接在城里换了草鞋,结果就不让出门了。咋的?老李,难不成俺们还会夹带丁口进出皇城?”说着指向门口的十几个大汉将军“都把帽子摘了,让李千户瞅瞅。”
皇明鞋履制度,洪武二十五年令文武官同籍父兄伯叔弟侄子婿、及儒士生员吏典知印承差、钦天监天文生、太医院医士、瑜珈僧、正一道士、将军散骑舍人带刀之人、正五马军并马军小旗、教读大诰师生、许穿靴。校尉、力士遇上直,许穿,出外不许。其庶民商贾技艺、步军及军下馀丁、管步军总小旗、官下家人火者皂隶伴当、在外医卜阴阳人,皆不许,止许穿皮扎(革翁)。其北平、山西、山东、陕西、河南、并直隶徐州、地寒人民、许穿牛皮直缝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汉将军隶籍锦衣卫,于皇城内当差,故而下值后除小旗以上军官外,其余头军、次军、只身一干旗军须着草鞋。不过皇城乃天子居所,故而一干旗军并不是在城内换鞋,而是在左安门外廊房换鞋。不过单就在哪里换鞋,并无国法可依,而是历代相延。
而守门带刀官之所以因为这些大汉将军穿着草鞋就拦着,也不是没有原因。皇城太大,难免有疏漏。每年都有小李混进城内偷东西,而四民鞋屡有别,每年也都有蠢贼大大咧咧的就穿着草鞋出城被抓。旁的时候也就算了,如今啥时候,皇爷指不定都不成了。故而这群下值的大汉将军,就被一个较真的验符总旗拦了下来。
听到张荣招呼,那十多个大汉将军也不含糊,立刻开始将脑袋上的棉帽摘下。
李千户扫了一眼,确实每个人都依稀有些印象,赶忙对张荣道“老张,老张,这又何苦。”瞅着门内门外围了不少官吏,赶忙催促手下“还不赶快验符。”
“别,老李都这样了,得讲个明白,否则俺胆子小。”张荣却固执己见“你们各自报出牙牌号数。”
李千户无可奈何,只好苦笑听着。
守门的带刀官们却只认上官,李千户可没有让他们陪着看戏。只留那个惹事的总旗陪着,其余人则继续对门内门外验符。只是这一耽搁,两边已经等着不少人。如今乃非常之时,带刀官们为了尽快平息事端,难免就敷衍了些。只要牙牌无误,也就不深究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