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神明食气,古今代谢

会稽。

一老一少一狗,行路官道,烈日炎炎,两人有些焦渴,于是来到茶肆旁坐下。

喧嚣热闹当中,两人显得淡雅平和,不问世事。

旁边坐的近些的人,听到两人对话,皆惊异看着两人。

从老者的对话来看,这名年轻人才是真正的长辈。

真是一对奇怪的组合。

“小二,来一坛桂花酿!”李淳风呼唤店小二,“两块蒸饼,槐花饼,两碗汤圆。”

“来了!!”

不一会,店小二捧着一大碟子出来。

李淳风抓住酒坛,倒了一大碗,大口大口喝下。

本以为会很自在,谁知没有一点感觉。

“无味,无趣。年轻时明明很喜欢此酒。”

李淳风重重放下海碗,显得有些索然无味,随手丢了一块饼给啸天。

当年一坛老酒喝一天,如今反倒没有那种悠闲自在的感觉了。

“终不似,少年游。”

梁岳道。

李淳风今年一百零六岁,也不是当年的翩翩少年。

“祖师也有这种感觉吗?”

“有,我可能比你还严重,不仅是酒,面对食物,或者戏曲,也没有一点兴趣。”

古人云:神明食气,鬼食蜡烛。

或许不是神明不能吃饭,以修士体内的真气,消化饭菜的杂质不过是真气循环几圈的事。

应该是食物的味道令人厌倦。

“祖师返老还童之后,也有这种情况吗?”

“有,但好了不少。”

梁岳觉得除了心态,或许还和身体状态有关。

人老容易对事物出现乏味的情况,年轻时的心态或许会好一点。

这次回大唐,除了看一看后人获得了什么东西,一方面也想捡回年轻心态。

这才是朝花夕拾的含义。

境界突破之后,内力在丹田内呈丹状,将精气紧紧锁在一起,寿命得到增长,肉身开始返老还童。

剩下的时光,只等苦熬寿命了。

“一百五十年,还差五十年……。”

五十载不长不短,梁岳还没感受过盛唐,于是过来看看,顺便拿东西。

两人吃完,一路闲逛。

当年的柳庄变为城镇,梁氏以及部曲后裔超过三万,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

梁氏老宅还有梁氏支脉子弟定居,大部分地方改成净明道宫观。

宫观,人潮汹涌,香客不绝。

净明道第十二代天师为梁氏子弟,从门外观看,里面供奉的神像是道家灵宝天尊。

梁岳顺着人流进入其中,望着宝相庄严的神像,笑道:“这神像……不像我。”

旁边香客惊疑看了一眼梁岳,赶紧离远一些,生怕神灵降罪,迁怒自己。

也有好心老人提醒道:“小伙子,说话不要太狂,触怒神仙,可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好,在下知道。”

梁岳摇头失笑,转头看向李淳风,这老头拿着香火拜了起来。

“铁拐李,你干什么?”

“拜神!”

“哈哈。我也来!”

两人拜完灵宝天尊,穿过前殿,来到风景宜人的江南园林。

曲径通幽,杨柳环水,最是江南好时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三三两两的文人墨客,僧道平民漫步其中。

“这里前身是青山园,当年王谢梁刘多在此聚,陶渊明时常来此地。”

“五柳先生性情淡薄,想来爱极了这避世清修之所。”李淳风仿佛身临其境,回到先人隐世修行之时。

“非也,当时陶渊明很穷,又喜欢游历天下,通常没钱的时候,才过来讨要盘缠。”

“竟有此事?有趣,有趣。哈哈。”

两人一路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