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千古功业暴露了大问题

西周,

成王时期。

周公旦平定天下,但,西周并没有想象中的安定。

召公毕公等人忧心忡忡:“旦,我们姬周承载了天命,可是,殷商遗民不尊周礼,诸侯国君们人心思变,如之奈何?”

其实,西周时期,也遭遇到了秦始皇时期的问题,就是西周的礼乐,遭到了殷商之民和诸侯们的联手抵制。

历史是个轮回,秦始皇遇到的问题,就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不要觉得这是个例,这是普遍的情况。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谁都知道秦始皇的制度比六国先进,但六国百姓就是不买账啊,这就是移风易俗的艰难之处。

西周也是这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光是子民们不愿意用周礼,行周制,诸侯也不愿意,我喜欢吃肉,你非要吃菜,你还觉得为我好,你是不是有大病?

当时的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大有天下崩乱之态。

面对这种情况,周公旦只思考了一秒,就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

“既然诸侯们不愿意使用周礼,那就让他们继续使用殷商的制度礼乐!”

这句话直接把召公毕公给干不会了。

“用殷商制度?我们姬周的礼乐还怎么推行?”

“不行啊,旦,这也太胡闹了,从未听说一个王朝要用两种制度的。”

面对召公和毕公的质疑,周公旦耐心的解释。

“制度需要慢慢的改变,移风易俗,也需要很长的一个时间来落实,咱们必须给诸侯们,给子民们足够的适应时间。”

“但是,天子和诸侯之间,必须使用周礼,至于诸侯国内政,他们爱用什么制度用什么制度,想用殷商制度了,就用殷商制度,觉得咱们周礼好的,就用周礼,治国嘛,制度不是关键,关键是好用就行,白猫黑猫,只要能抓耗子就是好猫。”

【对,这就是周公旦解决周初社会矛盾的办法,他跟秦始皇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秦始皇全面普及秦制,采取了一刀切的快速推行的办法。】

【而周公旦则是柔性的推行周礼,他让诸侯可以自己选择周制,还是殷商制度,所以,周朝的社会矛盾,并没有秦朝时期那么严重,就在于两个人的治国思路的差异。】

(这是真的吗?)

(周公旦已经这么先进了?)

(我想要证据,说真的,这种事你拿不出证据来,就真的没人信。)

(周朝竟然允许使用殷商制度,这个制度到底能使用到什么地步?)

...........

【周公旦时期,使用殷商制度,可以放宽到什么地步呢?就是百无禁忌,殷商的一切制度都可以用。】

【包括人祭!】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说,周公旦对于反人祭没有一点贡献的原因,因为他根本就没有限制过,相反的,他还默认了诸侯们可以随意的采用殷商的所有糟粕。】

【君不见:在中央,周公旦不用人祭,但地方诸侯,使用人祭是合理合法合规并且得到了周公旦的承认和支持的。】

【这就是多维角度看历史的作用,一个制度有没有执行,是从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来的,你只要是说对了,你谁便拉出一个制度,谁便进行一次社会切片,都能佐证在这个制度的执行,这有这样的,才说明,你的推测是历史的真相,因为真相就是唯一的,无论如何论证,都是存在的。

哪怕以后出土了跟过的证据,也只是更加证明了这个制度的存在,夯实了证据而已。】

(我曹,我就知道,博主的这个分析方法一定能多角度论证,这下,夯实了吧。)

(人祭在周公旦时期到达顶峰,原来是有制度支持的,妈耶,我的三观真是要碎一地了。)

(哎,果然,屁股站在了贵族一边,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之前我还想说秦始皇你学着点周公旦,看看人家怎么干的。

现在我只想说,秦始皇干得漂亮,有时候真的要一刀切,切的好,切的妙,切得呱呱叫。)

(哎,这下,我迷人的老祖宗含金量还在提高啊,为什么我就这么难受呢,因为,我特么的是秦始皇的黑粉啊!仁君们,你们能不能给点力,把暴君比下去?)

...........

大周,

姜子牙哈哈大笑。

“得,周公旦的千古功业有没有,有!”

“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周公旦时期人祭的疯狂。”

“终于有人说这个问题了,这才是多角度的论证人祭在周朝的风靡情况,这是有制度支持的。”

“所以说,人家喷周公旦人祭多,是没错的。”

回旋镖终于还是扎到自己了。

召公毕公很难受。

周公旦则是叹息一声,他心里暗骂,你们两个蠢材,你们不知道咱们的制度吗?

跳什么跳?

被打脸了吧。

这波咱们不具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