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打场赶磙子的日日夜夜
秋收了,队里的苞米都割倒了,三线妇女都上地里开始扒苞米了。昨天晚上,队里又开秋收大会了,工作队的张队长讲了,上级要求抓紧收割,要做到应收尽收,要尽快的把庄稼收割完,争取在大雪到来之前,让所有的庄稼都进场院里,决不能叫丰收庄稼捂在大雪里。
进场院,俺队场院里种的土豆子还没起利索呢,土豆子起完,场院倒出来还得平场院轧场院呢。今天早上队长派工了,说叫主劳力去割谷子,叫几个岁数大的和几个女的留下来起土豆子平场院。叫我和田大爷,赵虎哥负责赶磙子遛场院。遛场院要多牵几匹马,多套几个磙子。
多牵几匹马,多套几个磙子 说容易,做很难,马好牵,可磙子磙框得现安,马套还得现拴;磙框坏了还得修,有的滚子磙脐还没有呢,还得上大队铁匠炉现做。现做现修,都不怕,田大爷赵虎哥都明白,修磙框,我们找来队里的木匠马老五,马五爷,我们让他修,缺磙脐子,我们让铁匠炉给打。我们几个经过半天的修理,就安装好了十六盘磙子,到了下午,土豆子起完了,大家平着场院,我们就开始赶着磙子遛起场院了。遛场院,我们用磙子轧了一天半就辗轧好了。
场院辗轧好了,皆大欢喜,没过几天,工作队的张队长又来看了,问队长场院落实怎么样了,队长领着他来现场看,他看了,说落实的很好,这比二队落实的好,可以往场院运苞米棒子拉谷子了。争取在十月二十五号霜降到来之前,把第一批公粮完成了。
运苞米棒子,拉谷子,拉高粱,拉杂粮,拉黄豆,地里社员们一边割着,队里用马车一边往场院里拉着。社员们起早贪黑的割了一个多月,队里的四挂马车,两个牛车也起早贪晚拉了一个多月。
拉地拉了一个多月,地里的庄稼都拉进场院了,场院里堆的大谷草垛,大黄豆秸垛也都起来了,场院四周重重叠叠都是大粮食垛了,远远望去,都像连绵不断的小山一样。
队里庄稼都进了场院了,工作队的来检查高兴了,队长笑了,社员们乐了。队里一年的收获,社员们的劳动成果都在这呢,大家能看到了。都盼望着能早点给国家交上公粮,到年底分红日子能多分几分钱。
庄稼进场院了,时令也到了十月底了,大地江河也都上了大冻了,这也正到了打场的好季节了。到了打场的季节了,十月二十号了,到十月二十五号完成苞米供粮仅剩五天了。工作队来了,工作队的张队长来催苞米公粮来了,催,张队长不白来,他带来了好消息,县发电厂为乡下交公粮特批三天上半夜给电,给半宿电,来帮助生产队打场。给三天上半夜电,我们听了高兴极了,俺队小柱子,小杰子几个年轻人听了高兴地都嘣起来,说打场还给电照亮,那太带劲了。队长说,这回妥了,晚上冷,老天爷能上大冻,咱天天下午,铺好场,把苞米棒子铺场院上,等着晚上苞米冻了,用磙子辗轧,那打场就快了。
用磙子碾轧,那个时候,队里打场,只有打小麦用机器,机器叫打麦机,打麦机是公社机关站派来的。其余剩下的其他农作物脱粒,苞米,谷子,高粱,黄豆,和各种杂粮,都是用磙子。石头磙子是唯一的工具了,也是最好工具了。
说打就打。为国家交公粮,那个时候我们生产队一点也不含糊。打场,赶磙子,男的社员,队长给编成班,三排磙子,一排六个马拉六个磙子。一班三个人赶磙子,一个班半个小时,天虽然冷点,但穿的厚一点,半个小时还是可以的。另外待遇也高了,那个时候队里晚上打场,叫夜战,夜战。半宿,队里给半拉工,队里还给烙油饼吃,烙油饼队里烙的大呀,一个人给半张。但,赶磙子不好赶,赶磙子可能对老社员来说没啥,可对我来说,一排磙子,六匹马,我是很恐惧的,生怕把马赶毛了,生怕马走的不一致,前边的马走慢了,后边的马走快了。可还好啊,队长在编班的时候,把我和田大爷,老火车头李大爷编在一个班了,在开始赶磙子的时候,他俩帮着我把磙子赶起来,这样就好办了多了。
打苞米交公粮,我们队里打了 三天和三个夜战,十四吨的任务很顺利的完成了。我赶了六个班磙子,也没有出差错,心里觉得很庆幸。俺娘说,俺家军,从来没碰过马,这回毕业了,在队里打场还学会使用马了。俺爹说,家军要真学会赶马车了,那说媳妇都不犯愁了。
“打谷子了打谷子了。”工作队的张队长又来了,一进场院就喊上了。
苞米刚打完,公粮刚交完,剩下的苞米还没收拾利索呢,上级又来信了,张队长上场院来催了,叫队里赶快打谷子,说交谷子任务上级只给半个月的时间,只可提前,不可延迟。张队长说了,俺队长就赶快安排,安排,谷子打不能晚上打,晚上打谷子,谷子打没打净,恶意看不见,扒拉叉子也看不见。因此队里就安排起早打,安排起早,晚上再贪点黑,这样把白天的时间往两头延伸。同时,队里也采取的相应的办法,为了能如期的完成交公粮任务,我们一下子安排了两个小场院打谷子,一个场院都搞两排磙子,并且一排又增加两个磙子。
小主,
增加磙子,磙子脸又长了。长了不好赶呀,不好赶,可是打谷子的人多啊,一个小场院上,就有两个赶磙子的,四个扒拉叉子的,两个在谷场里外圈边打杂的,还有两个抬谷捆的。因此这么多人,来回换着干活也很方便,我赶磙子不爱赶,大不必担心了。
打谷子,打了十七八天,谷子就打完了,打完队里就安排几个会扬长开扬了,一边扬一边交公粮,今天扬出两马车,明天就安排马车拉着上富锦粮库卖去了。我们队谷子公粮任务十六吨,去富锦五次就完成任务了。
谷子打完了,该打黄豆了,黄豆难打啊。黄豆,就是现在人们说的大豆。在那个时代不叫大豆,叫黄豆,因为那个时候还有一种饭豆,粒大,白色的,叫大豆。黄豆,在那个时代,种,收割,打都放在最后。我刚高中毕业的七四年也是这样。先打苞米,再打高粱,谷子,杂粮,最后才打黄豆。
打黄豆,和打别的作物不同,打黄豆得靠起大早。打的方法,是每天下午开始放场,队里男女老少,二十多人来放,有上大豆垛上往下扒豆垛的,有把从豆垛上扒下来攒成堆的,有赶着马带着套拖着大绳子,来兜堆往场院里拖的,有铺场的,那是一环扣一环,一放就放一大场。场都放一米多高厚。放好了,也黑天了,让放的场冻大半宿,等到夜里公鸡打鸣叫第一遍了,大家就起来,那个时代,各家都没有钟表,晚上干活都是听公鸡打鸣来确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