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林瞬间变成一片火海,浓烟滚滚,直上云霄,火光中,隐约可见被点燃的人形在疯狂奔跑、翻滚,凄厉的惨叫声甚至短暂地压过了爆炸声,随即又被更猛烈的燃烧所吞噬。
宋天驾驶飞机做了一个小角度转向,从侧翼观察轰炸效果。
“天眼”屏幕上,代表日军士兵的红点信号正在大片大片地迅速消失,或者变得极度微弱而后熄灭。
这场精心准备的火焰审判,彻底粉碎了日军依托树林进行反击的幻想。
这片他们寄予厚望的藏身之所和反击阵地,成了他们的集体墓穴。
放大选定的投屏,发现那些身处火海的日军,宋天嘴角微微上翘!
“轰炸效果良好,各机组注意警戒可能的地面防空火力,按计划返航。”
下方的火海还在蔓延,浓烟几乎遮蔽了天空,他知道,这轮轰炸为登陆部队扫清了一个最致命的障碍。
就在轰炸机群倾泻死亡之火的同时,海面上的登陆舰队正以庞大的阵容,有条不紊地向海岸线逼近。
与上次相对小规模、距离较近的马六甲海峡登陆不同,这次对加里曼丹岛的登陆作战,是华联海军首次尝试进行的大规模两栖远征。
登陆场距离后方基地超过两百公里,这对舰队的组织、导航、护航和后勤补给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任何环节出现纰漏——导航偏差、遭遇敌方潜艇或水面舰艇突袭、天气骤变、协同失误——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舰队核心是二十余艘大型登陆舰,包括LST(坦克登陆舰)和LSM(中型登陆舰)。
这些庞然大物吃水较深,无法直接冲滩,它们需要在离岸数公里外的相对深水区锚泊或低速徘徊。
在它们周围,是负责警戒和火力支援的驱逐舰与巡洋舰,舰炮昂首指向海岸方向,随时准备用弹幕覆盖任何可疑的日军抵抗点。
更外围的天空中,还有战斗机在盘旋巡逻,提防可能出现的日军飞机(尽管日军航空兵在此区域的力量已十分薄弱)。
“叮叮叮!所有登陆部队注意!立即到指定集结区域集合!重复,所有人员,按预定编制,前往登艇区!准备换乘登陆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