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促的铃声和广播声打破了船舱内的压抑气氛。
士兵们早已穿戴整齐装备,闻声立刻行动起来,嘈杂的脚步声、装备碰撞声、军官和士官们的吆喝声混成一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于很多像吴兴业这样的新兵来说,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参与如此大规模的战斗行动。
吴兴业是马来半岛的第三代华裔,报名参军时刚满十八岁没多久。
三个月的魔鬼新兵训练,将他从一个略带青涩的少年,初步锤炼成一名海军陆战队新兵。
但训练场的艰苦,与即将面对的真实战场的残酷,完全是两回事。
他所在的部队是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作为生力军被投入这场关键战役。
船舱里弥漫着汗水、机油和淡淡海腥味混合的奇特气味。
喇叭里继续传来士官长的叮嘱,声音粗犷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都听好了!登上小艇后,抓好扶手!浪大,艇小,不想喂鱼的都给我机灵点!每人检查好自己的呕吐袋,拿在手里!”
“谁敢吐在船舱里,弄脏了装备,影响了其他人,老子直接把他踹下海喂鱼!”
一阵哄堂大笑稍稍缓解了紧张情绪,吴兴业也勉强笑了笑,手却不自觉地摸了摸挂在战术背心上的呕吐袋。
他感到胃里有些翻腾,不是因为风浪(大型登陆舰还算平稳),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未知战斗的恐惧。
部队开始沿着狭窄的通道,向舰艇侧舷的登艇区移动。
那里,一艘艘更小的LCM(机械化登陆艇)和LCVP(车辆人员登陆艇)已经吊挂在吊艇架上,或者正在被缓缓放入海中。
海面上,无数这样的“小蝌蚪”正在聚集,准备组成一波波进攻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