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数据深渊

“轨道摩擦”事件引发的政治口水战尚未平息,一场真正无声却凶险万分的较量,已在全球网络空间的每一个节点、每一条光纤中全面爆发。这是国家意志驱动下,最顶尖的网络战士与人工智能在比特世界展开的厮杀,目标是瘫痪或控制对方的“神经中枢”——空天指挥控制系统。

一、数字边疆的硝烟

攻击并非始于某一刻,而是如同潮水般悄然上涨。

北京,西山指挥中心:

“报告!‘天宫’空间站与地面控制中心链路出现异常高延迟,遥测数据包丢失率上升!”

“报告!‘北斗’增强系统地面站受到高强度DDoS攻击,部分区域定位精度下降!”

“报告!‘玄鸟号’项目数据中心外围防火墙检测到持续性、多向量渗透尝试!”

科罗拉多,夏延山指挥中心:

“警报!GPS Block IVF 主控站备用服务器群遭零日漏洞利用,权限被提升!”

“警报!‘复仇者号’后勤供应链管理系统检测到伪装成供应商邮件的定向鱼叉攻击!”

“警报!太空军作战网络(SpOC)内部通讯出现异常加密流量,疑似监听!”

二、攻防博弈

双方最精锐的网络战部队——“中方”的“筑城者” 与“美方”的“网络司令部(CYBERCOM)”——以及其控制的AI攻防平台,瞬间进入最高强度对抗。

佯动与主攻:

美方首先发动了大规模、分布式的干扰性攻击,成千上万被控制的“肉鸡”设备向中国的民用航天基础设施(如气象卫星数据服务、商业发射预约系统)发起洪水攻击,试图分散中方防御注意力。

几乎同时,数支高度隐蔽的、由AI驱动的精锐攻击小队,沿着事先挖掘的漏洞链,向“北斗”系统的时空基准服务和“玄鸟号”的模拟训练平台发起了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