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缇萦救父(ti ying jiu fu)

成语大搞笑 冬初 1775 字 6天前

公元前167年,大汉帝国热点排行榜第一名——齐地名医淳于意今天又双叒叕上头条了!

不过这次不是什么光彩事,这位医术界的顶流大佬,正戴着沉重枷锁,在长安城的死囚牢房里思考人生。

“我淳于意行医三十年,救死扶伤无数,怎么就落得个‘医闹’致死的罪名呢?”他望着牢房里唯一的小窗,悲从中来。

事情要从三个月前说起。

一、名医失手,顶流翻车

淳于意,西汉临淄人,官拜太仓令,后辞职下海开了个“淳于医馆”。因医术高明,被民间尊为“医圣”,粉丝遍布全国,挂号需提前三个月预约。

那天,当地富商张大户带着老母亲前来就诊。老太太腰痛多年,淳于意一番望闻问切,胸有成竹:“小毛病,扎几针就好。”

谁知这一针下去,老太太“嗷”一嗓子,直接晕了过去。再也没醒来。

张大户当场炸毛:“庸医害命!赔我老娘!”立刻一纸诉状将淳于意告上衙门。

按《大汉律》,医生治死人,情节严重者可判“肉刑”——不是在脸上刺字就是割鼻子,或者砍脚。更要命的是,这张大户的远房表舅的连襟,在朝中当官!

案子一级级上报,最终判决:淳于意押送长安,受肉刑!

消息传出,医疗圈震动,淳于意的同行们纷纷发文声援:“医疗不是神学,请给医生行医空间!”“疑难杂症本就有风险,不能一出事就怪医生!”

但死者家属不买账,在医馆门口拉横幅:“无良名医,草菅人命!”“还我母亲!”

淳于意被押往长安那天,五个女儿哭成一片,抱着父亲的腿不让走。

“哭什么哭!”淳于意仰天长叹,“可惜啊!生的全是赔钱货,连个能帮上忙的儿子都没有!要是有个儿子,现在也能为父奔走喊冤啊!”

这话可伤透了小女儿缇萦的心。

二、少女救父,进京上访

缇萦那年刚满十五,是淳于意的第五个女儿,性格倔强,颇有主见。被父亲这么一激,她的小宇宙爆发了。

“女儿怎么了?女儿也能顶半边天!我这就去长安,非要讨个公道不可!”

家里人全都反对:“你一个姑娘家,去长安?知道长安在哪儿吗?千里迢迢,路上遇到坏人怎么办?”

缇萦不服:“我自幼随父学医,认得草药,懂得针灸,还会点防身术。再说,父亲有难,做女儿的能坐视不管吗?”

当晚,她收拾行囊,带上自己攒的零花钱、几件换洗衣服和一大包自制的急救药品,留下一封信,悄悄溜出了家门。

这一路,缇萦可谓历尽艰辛。

先是遇到黑车司机,说好送到长安,半路加价;后又遇山寨强盗,幸亏她机灵,声称自己是游医,会治疑难杂症,恰好强盗头子正为便秘所苦,缇萦给他配了副泻药,效果“立竿见影”,强盗感激涕零,不但放行,还送了盘缠。

最惊险的是过黄河时,船到江心漏水,缇萦靠着一个大木盆漂到对岸,成了落汤鸡。

历经一个月风餐露宿,缇萦终于抵达长安。一进城,她就傻眼了——长安城太大啦!皇宫在哪?衙门在哪?皇帝在哪?

三、长安奇遇,智取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