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老子不封神,只传种

它不是拒绝铭记,而是怕记得太早、记得太轻。

怕那些名字还没来得及生根,就被风沙吹散;怕后人捧着碑文念诵时,已不懂其中血泪。

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不再只是祭奠死者,我们在替他们把心跳种进泥土里。

“前辈们,”我仰起头,声音很轻,却像凿穿夜空的星火,“这次不是立碑,是发芽。”

风掠过农业舱边缘,卷起一缕蓝雾,仿佛回应。

戌土已伫立在发射架中央,装甲纹路中流淌着记忆树叶片融化的光痕,十颗量子胶囊深嵌其核心,每一颗都封存着一段文明的呼吸。

它的机械眼微微亮起,不再是冰冷的执行程序,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觉醒——它不是去执行任务,它是回家。

倒计时启动。

三、二、一。

轰——!

烈焰撕裂月壤,火箭刺破寂静,拖着银白色的尾迹冲向深空。

那一刻,整片农业舱的三百片记忆树叶同时闭合,如万千手掌合十祈祷。

常曦站在我身边,指尖轻轻搭上我的手背,那一瞬间,我竟觉得她掌心也有脉搏在跳,和我一样快。

“它们会落地吗?”她问,声音极轻。

“会。”我说,“只要有人愿意弯腰去种。”

地球轨道上,七颗废弃多年的观测卫星突然自主校准方位,缓缓移动,最终拼出一个古篆体的字——

“收。”

三个字悬在太空,无声胜有声。

三日后,蓬莱Ⅱ空间站传来加密视频流。

画面晃动,防护罩内,一个小女孩戴着透明手套,小心翼翼将一颗暗金色的种子埋入培养土。

镜头拉近,泥土裂开细缝,一抹幽蓝微光自根部渗出,如同血脉苏醒。

下一秒,我手腕上的通讯终端嗡鸣震动。

父亲的声音,从三年前上传的最后一段语音备份中自动触发,穿越数据尘埃,清晰响起:

“小子,瓜熟了就分大家一口。”

我站在广寒宫的观星穹顶下,望着远处新一批信使株正破土而出,嫩叶舒展间,叶脉浮现出无数未曾听闻的名字——李守真、陈望禾、周砚秋、苏幼禾……像是千万个沉默的灵魂,在光合作用中低语。

我笑了,眼眶发热,轻声回应:

“已经分了,爸,他们都在吃。”

就在此刻,主控台所有屏幕骤然熄灭。

黑暗降临的刹那,整个基地回荡起一道陌生的广播音调,古老、威严,带着不容置疑的律令气息:

“赤壤同盟敕令:即日起,禁用‘重启’‘协议’‘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