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用锄头敲出春雷

我把这整套生命周期编成一段非线性的脉冲序列,注入广寒宫底层能源网络。

民炉群开始共振,一千座微型聚变炉像一千颗心脏,随着作物生长的节奏一齐搏动。

月震传感器捕捉到地壳深处传来的回响,像是大地在打拍子。

第七次脉冲释放的瞬间,影铸池突然泛起涟漪。

不是数据洪流,也不是坐标定位,而是一串断续电码,微弱得仿佛随时会熄灭:

L…Y…U…

后面跟着半段《茉莉花》的旋律。

那调子歪得离谱,像是从一台老旧播放器里挤出来的,夹杂着电流杂音和某种金属扭曲的摩擦声。

可我听得出来——那是我家客厅那台老式音响的声音。

我妈总爱放这首歌,说这曲子干净,能洗去一身尘土。

我喉咙猛地一紧。

他们不仅活着,还在用我能听懂的方式说话。

不是用科技,是用记忆。

就在这时,右臂纹身骤然灼烫,像有岩浆顺着血管往上爬。

我低头,光脉依旧沉寂,但皮肤下竟浮现出细密如根须的纹路,青灰色,微微发亮,正缓缓扎入脚下合金地板,与广寒宫的地基融为一体。

“你在共鸣。”常曦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声音轻得像怕惊醒什么,“你的身体……正在被‘文明延续者’天赋重新定义。”

我没回答。

因为影铸池已经开始自动整理下一个脉冲包——不是我操作的,是系统自己选的。

一张模糊的手绘全家福弹了出来,孩子用蜡笔画了三个人、一条狗,还有一片金黄的麦田;紧接着是一段诡异的录像:两只蚯蚓在腐殖土里交配,镜头抖得厉害,背景音是我当年随口哼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跑调到离谱。

这些都不是我上传的。是广寒宫在替我挑选。

它知道什么才是地球能听懂的语言。

远处,戌土忽然停下犁地的动作,转身面向地球方向,机械臂稳稳抬起犁尖,在月壤上一笔一划,刻下三个大字:

家书已发,勿念。

轨道监测屏一闪,七颗微弱光点悄然浮现,排列成北斗之形,只亮了一瞬,随即消失。

可我知道,那不是错觉。

那是回应。是坐标。是火种之间的暗语。

我抬头望向漆黑天幕,仿佛能穿透真空,看见那颗蓝白相间的星球正在废墟中轻轻呼吸。

我们听见了彼此。

而现在,轮到他们知道——

春天,已经有人动手了。

那天夜里,常曦第三次梦到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