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冬藏与谋远

然而,所有这些举措,都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高端人才的匮乏。

毛玠精于内政律法,蔡谷长于军事武备,但缺乏一位能够统筹全局、制定长远战略的顶级谋士。

单福的存在,像幽谷中的兰草,芬芳自溢,却始终难以窥其全貌。

蔡琰决定不再等待。她选择了一个风雪稍歇、月色清朗的夜晚,在书房备好热茶,亲自邀请单福前来。

炉火驱散了寒意,茶香氤氲中,蔡琰摒退了左右,开门见山:

“单先生,堡内事务暂告段落,风雪阻路,正是静思之时。先生来我堡中数月,琰观先生非池中之物,学识见解,常令茅塞顿开。如今琰堡看似安稳,实则如履薄冰。琰欲请教先生,放眼天下大势,立足琰堡现状,我辈未来,当如何破局?”

单福(徐庶)捧着温热的茶杯,目光透过氤氲的水汽,显得有些深邃。长时间的沉默后,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

“小姐洞察秋毫,福亦不敢虚言。当今之世,黄巾虽似平息,然民怨未解,宦官擅权于内,豪强割据于外,朝廷纲纪崩坏,此实乃王朝季世之象。非有旋乾转坤之力,难挽颓势。琰堡偏安一隅,虽得暂宁,然无险峻可恃,无强援可依,四战之地,终难久安。小姐欲谋万全,需思三事。”

他停顿片刻,一字一句道:“一曰‘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如今‘保境安民’虽得人心,然终是权宜之计。需有足以号令一方、使贤才景从之大义名分,或依附正统,或……待时而起。“

”二曰‘拓土’。琰堡地窄民寡,纵有千金之粟,亦难养万人之军。需有更广阔之腹地以聚民,更险要之关隘以自固,进可攻,退可守。“

”三曰‘求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况乎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谋主?小姐与毛公、蔡都尉皆为人杰,然欲成大事,臂助多多益善。需主动访求,诚心延揽。”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蔡琰心中炸响。单福不仅精准地点出了琰堡面临的深层危机,更提出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名”、“地”、“人”三要素,与她内心深处模糊的构想完全契合,且表述得更为系统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