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砥柱中流立暗礁

蔡琰轻轻推开堂门,走了进去。

演武堂内很宽敞,中间摆着一张巨大的木案,案上摊着一幅地图,地图上用墨笔标注着关东、关西的山川河流,还有用小旗标记的联军与董卓军的驻地。

数十名年轻军官围坐在木案周围,都是二十到三十岁的年纪,穿着统一的褐色短铠,腰佩环首刀,听得聚精会神。

见蔡琰进来,众人纷纷起身,齐声喊道:“见过堡主!”

“都坐吧。” 蔡琰摆了摆手,走到木案旁,目光落在地图上,“孝先(毛玠字)方才说的粮道袭扰,诸位可有不同看法?”

一个名叫李进的队率站起身,他是本地人,去年黄巾之乱时投了琰堡,因作战勇猛升了队率。

“回堡主,” 李进抱拳道,“毛先生所言极是,可袭扰粮道需轻骑,我军骑兵不足百人,恐难成事。且函谷关一带多山道,董卓若派斥候巡逻,我军轻骑恐难脱身。”

蔡琰点点头,看向毛玠:“孝先觉得呢?”

毛玠沉吟片刻,道:“李队率所言有理。我军骑兵确实不足,但若与周边坞堡合作 —— 比如东面的李氏坞堡,其堡主李通有骑兵两百余,若能说动他一同袭扰,或可成事。”

“可李通此人素来谨慎,” 另一个军官接口道,“之前我等去说他共抗董卓,他只说‘需观望’,未必肯出兵。”

蔡琰笑了笑,走到李进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李队率,你是本地人,与李通可有交情?”

李进愣了一下,随即摇头:“回堡主,我与李通素不相识,但我堂兄在他堡里当差,说他最看重‘实力’—— 谁拳头硬,他就跟谁走。”

“那便让他看看我们的实力。” 蔡琰的目光扫过众人,“明日让匠作区送五十把新造的环首刀到演武场,再让弩匠营演示新造的连弩。”

“你去请李通来观演,告诉他:若他愿与我琰堡合作,将来袭扰董卓粮道所得的粮草,他可分三成;若不愿,将来董卓军南下,我琰堡自保有余,他的坞堡…… 恐难独善其身。”

李进眼睛一亮:“属下明白!定能说动李通!”

蔡琰又叮嘱了几句,无非是 “学兵法要结合实际,不可死记硬背”“日后带兵,要知兵、爱兵,不可像酸枣联军那般苛待士兵”,才转身离开演武堂。

走出堂门时,正撞见单福从外面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书,脸上带着忧色:“堡主,刚从酸枣传来的消息,曹操将军在汴水与董卓军交战,大败而归,夏侯渊将军也受了伤。”

蔡琰的心猛地一沉。她知道历史上曹操汴水之败是必然,可真听到消息,还是忍不住攥紧了手指。

“曹操现在何处?”

“已退至酸枣,正劝说袁绍进兵,可袁绍依旧不肯。”

单福叹了口气,“还有,酸枣联军近日劫掠百姓愈发猖獗,昨日有个从酸枣逃来的百姓说,张邈麾下的士兵竟把一个不肯交粮的老农活活打死了。”

回到议事厅时,蔡邕正坐在案前,手里拿着一份书信,气得手都在抖。

见蔡琰进来,他猛地将书信拍在案上:“荒唐!简直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