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烽烟再起

郭嘉目光炯炯,“曹操动兵,所需粮草军械甚巨,他之前屡次向我索要,不正是为此做准备么?

如今他既已出兵,我们之前‘赏赐’的那点粮草,杯水车薪。

他可还有脸面,再向朝廷大肆索要?

若他强行征调民间,则失民心;

若其粮草不继,则战事必受影响。”

“那我们……”蔡琰若有所思。

“我们依旧静观,但可略作调整。”

郭嘉成竹在胸,“对曹操的‘赏赐’可以暂停,理由便是朝廷需储备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可令子龙、文远,在边境上摆出更积极的防御姿态,甚至可以进行小规模的‘演武’,以示朝廷军威,让曹操不敢轻易分兵回顾。

此外,可将曹操不顾朝廷‘劝和’,擅启边衅,南下攻伐之事, 散布出去。”

这是一套组合拳,利用曹操南下的时机,在道义、后勤、军事态势上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牵制和削弱。

局势的发展,果然如郭嘉所料,充满了变数。

江夏方面,孙策攻势凌厉,初战连连告捷,黄祖损兵折将,被迫收缩防线,固守几处核心城邑。

然而,刘表在最初的惊慌后,迅速采纳蒯越之策,紧急调派荆州水军主力增援,依托江防与孙策周旋。

战事陷入胶着,孙策虽勇,一时也难以突破荆州军的顽强防守。

周瑜写信至彭城,言辞虽依旧恭敬,但字里行间已隐约透露出希望朝廷能对刘表施加压力,或提供些许援助的意图。

而曹操方面,战事开局看似顺利,大军逼近宛城,张绣见其势大,一度有求和之意。

然而,曹操志得意满,纳张绣之降时,纳张济遗孀邹氏。谋士贾诩暗中说动张绣,利用曹操骄傲轻敌、收纳张济遗孀邹氏以致军纪略有松弛之机,于夜间发动突袭!

曹军猝不及防,大将典韦为护曹操力战而死,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亦殁于乱军之中,曹操本人仅以身免,狼狈退回许昌。

宛城之败的消息传来,天下震惊!

彭城行宫内,徐庶、刘晔等人皆面露喜色,认为此乃天赐良机,曹操新败,实力受损,士气低落,朝廷正可趁势压迫,解决青徐边界问题,甚至可要求其退出部分淮南占领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郭嘉在仔细分析了战报后,却缓缓摇头,神色并无太多喜意。

“曹操此败,虽伤及皮毛,却未动其根本。

其麾下核心谋臣良将俱在,兖豫根基未损。

经此一挫,以曹孟德之能,必深自反省,整军经武,其用兵或将更为老辣谨慎。

此败,于其长远而言,未必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