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固本培元

章武二年的春天,是在一种外松内紧的氛围中到来的。

彭城朝廷并未因曹操掀起的四面烽火而自乱阵脚。

在蔡琰的主持下,诸葛亮、庞统、徐庶等核心谋士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定力与统筹能力。

朝廷的应对之策清晰而坚定:

任你八方来风,我自岿然不动,核心仍是“固本培元”。

偏殿之内,巨大的舆图上,代表叛乱与动荡的红色标记在东北、西北、南方零星闪烁,但代表朝廷控制的青色区域,依然稳固地连成一片。

“三韩叛乱,毛玠将军已稳住了乐浪郡局势,正在步步为营,清剿叛军主力,其分化瓦解之策亦初见成效,数个较小部落已表示愿重新归附。”

徐庶指着东北方向汇报,“黄忠将军的水师游弋渤海,切断了叛军可能的海上退路与援助。预计入夏前,叛乱可平。”

“西凉马腾与韩遂,已正式开战。”

刘晔接着说道,手指移向西北,

“曹操使者确实在暗中资助韩遂,意图让二虎相争,消耗凉州元气。

然马腾之子马超,骁勇异常,连战连捷,韩遂恐非其敌。”

庞统嘿嘿一笑:

“让他们打!打得越凶越好!

待其两败俱伤,朝廷或可遣一上将,持天子诏令,坐收渔利,将凉州纳入版图!”

诸葛亮轻摇羽扇,补充道:

“然亦需防备曹操狗急跳墙,直接派兵介入西凉。

可令驻守陈留的张辽部,加强对许昌的监视,做出随时可能西进的姿态,牵制曹操兵力,使其不敢轻动。”

蔡琰端坐其上,默默听着各方汇报与建议。

她深知,这些边陲动荡,看似麻烦,实则尚未动摇朝廷根基。

真正的关键,仍在于内部的建设与整合。

“诸卿所言甚是。

边患之事,依既定方略处置即可,以最小代价平息,不可影响朝廷大政。”

她缓缓开口,将话题引回内政,

“今岁春耕,乃朝廷稳定后首次大规模农事,关乎国本,不容有失。

公台,各地农具、粮种分发可还顺利?”

陈宫出列,躬身答道:

“回主公,去岁工曹督造的新式辕犁、耧车已大量下发至河北、兖州等地,百姓称便。

各地常平仓存粮充足,足以应对可能的春荒。

各郡县官吏皆已动员,督促春耕,若天公作美,今岁丰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