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派往江东与荆州的使者,带回了并不乐观的消息。
孙权虽未明确拒绝朝廷的“威逼利诱”,却以“需与群臣商议”、“江东兵微将寡,恐难违逆盟约”等借口虚与委蛇,实质是提高了要价,观望风色。
而刘备的回复则更为圆滑,一面重申“心向汉室”,一面强调“荆州疲敝,亟需休养”,对朝廷“永镇荆南”的暗示不置可否,显然是打定了坐山观虎斗的主意。
曹操精心编织的这张“合纵”之网,虽然漏洞百出,却成功地在短时间内为北廷的南下步伐套上了一层无形的枷锁。
试图以智谋巧破僵局的“分化伐交”之策,在现实的利益算计与根深蒂固的猜忌面前,未能立竿见影。
麟德殿内,气氛有些沉闷。
庞统、徐庶等人面色凝重,连刘晔也微微蹙眉。
对手并非愚钝,己方的算计似乎尽在对方预料之中。
端坐于上的蔡琰,指尖轻轻敲击着御座扶手,重生者的记忆碎片与现实的挫败感在她心中交织。
她曾以为凭借先知与诸葛亮的智谋,可以四两拨千斤,以巧破力,尽可能减少征伐的损耗。
然而,曹操的果断称帝与合纵连横,孙权的首鼠两端,刘备的圆滑自保,都清晰地告诉她——这是一个真实的、由无数拥有独立意志与利益的个体构成的天下,并非她记忆中那本可以随意涂抹的史书。
取巧,或许能得一时之利,但欲定鼎天下,建立不世之功,终究需要无可匹敌的硬实力与堂堂正正的王道。
她抬起眼,凤眸中之前的些许焦躁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更为深邃坚定的光芒。
她看向殿下肃立的诸葛亮,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孔明,看来,小聪明终究难敌大势。
曹操、孙权、刘备,皆是人杰,非是言语可动。
这天下,终归是要用实力,一寸一寸打下来的。”
诸葛亮迎上她的目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赞许。
他深深一揖:
“主公英明!
亮亦以为,前番‘分化’之策,虽合兵法,然过于取巧。
面对此等顽敌,唯有示之以煌煌王道,慑之以雷霆军威,方能令其知难而退,或……一战而定!
先前谋划,非是失败,乃是迫使对手亮出底牌,让我朝看清,唯有正面碾压,方是正道!”
“好!”
蔡琰霍然起身,袖袍一挥,决然道,
“那便不再与之虚耗!传吾旨意!”
“其一,明告天下!
以陛下(刘协)名义,再颁《讨逆固本诏》,不仅痛斥曹操篡逆之罪,更申明朝廷‘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再造一统之盛世’的决心!
诏书中要明确,凡助逆抗王者,皆为汉贼,天兵所至,玉石俱焚!
此乃堂堂正正,宣示王道!”
“其二,全力备战!
暂停一切与孙、刘之秘密外交接触。
举国之力,优先保障西征大军!
令蒋琬,务必在秋收前,将汉中粮仓填满!
令马钧,督造司隶、弘农所有工坊,全力生产军械,尤其是‘神火罐’、连弩、以及改进后的‘猛火油柜’!